
2009嘉德秋拍中,一件高35厘米的銅胎掐絲琺瑯“大吉”壁瓶成交價為896000元,壁瓶呈葫蘆形,口端鎏金蝙蝠,葫蘆上下中央如意式開光,其內有“大”、“吉”二字。上部圍繞開光為云紋暗八仙,下部圍繞開光為云紋八吉祥,束腰處兩邊鎏金蝙蝠。葫蘆下端有束腰蓮座,分飾回紋、蓮瓣紋、纏枝蓮紋等,均以鎏金鏨刻技法制成。如意頭狀三足連接托泥。背面鎏金,上部中央有孔,用以懸掛,下部底座處鏨刻纏枝蓮紋。葫蘆正面采用藍色琺瑯釉為底,其上再以各色釉彩填以紋飾,上下構圖相同,色彩豐富艷麗。鎏金處金水明亮,有富麗堂皇之顏色。
壁瓶又稱“掛瓶”或“轎瓶”。壁瓶正視與瓶無異,側視則只有全器之二分之一,其靠壁一面,平坦有穿孔,可系繩懸掛,是專為懸掛于壁上或掛于轎中而設計的一種瓶式,造型新穎。乾隆時期的壁瓶各式各樣,種類、材質、形體琳瑯滿目,不可勝數,且無論以何種材質制成,均是堂皇富麗,愈意吉祥。(記者 劉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