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15日晚,杭州西泠春季拍賣會“南宋宮廷舊藏西周重器國寶兮甲盤專拍暨中國青銅器專場”上,西周青銅器兮甲盤以1.2億元人民幣起拍,1.85億元人民幣落槌,2.1275億元人民幣成交,創(chuàng)下古董藝術品在中國拍賣的新紀錄。

唯一存世的南宋宮廷舊藏西周重器國寶——兮甲盤。專家認為,此件“兮甲盤”,無論從形制、紋飾、皮殼銹色、鑄造遺痕,以及銘文書體,都可確定這就是失傳已久的赫赫有名的西周重器兮甲盤真品,特別是銘文拓本與陳介祺原始拓本絲毫不差。宋人張掄《紹興內(nèi)府古器評》載“周伯吉父匜盤,銘一百三十三字”。元代陸友仁《研北雜志》載:“元代宰相鮮于樞,喜收藏。”

“兮甲盤”,是漢代到宋代其間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中唯一流傳至今的瑰寶,因制作者兮甲(即尹吉甫)而得名。尹吉甫,十堰房縣人,西周宣王的重要輔臣,是湖北有歷史記載的第一位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詩經(jīng)》的主要采集者,后被尊為中華詩祖。兮甲盤是他的遺物,自南宋時入藏皇宮,后入民間,元代時甚至曾被作為炊餅用具使用,“兮甲盤”便有了“平底鍋”一梗。

專家認為,兮甲盤是一件禮器,但非常見酒器之類。禮器用于祭祀和宴飲,社會地位在當時最高,所以在青銅器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其次,兮甲盤不僅有銘文,而且多達133個字,內(nèi)容完整、稀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齊全,記錄了西周與匈奴的戰(zhàn)爭,與南淮夷的貢賦關系,詔令諸侯百姓貿(mào)易的命令等,本身就是可媲美《尚書》的重要歷史文獻。
兮甲盤是迄今所見傳世青銅器中,流傳年代最久遠的國寶重器,從宋代至今,屢遭不幸,時隱時現(xiàn)。輾轉(zhuǎn)數(shù)百年后,失而復得的兮甲盤重歸故土后再遇新主,這也是一種圓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