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在沈陽開槌 有千余件藝術品參拍
晨報訊(記者 虞祿洋 趙威)底價300萬元的明代龍紋梅瓶,底價150萬元的明清時期的黃花梨柜,底價300萬元的張大千《青城天下幽》鏡框……
昨日,明代龍紋梅瓶以底價300萬元拍出;今日,張大千《青城天下幽》將以底價300萬元沖擊本次拍賣會的最高價。
“摳門”買家讓拍賣師落槌
一場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在沈陽開槌,300余件古董珍玩和800余件書畫作品,共計1100余件拍品在昨日和今日驚艷亮相。
昨日14時前,大批買家開始入場,其中很多買家操著南方口音。拍賣會也吸引了很多瞧熱鬧的,76歲的楊大娘告訴記者:“這是第二次來拍賣會了,家里人都喜歡看鑒寶節目,今天就是來長見識的。”
14時40分,拍賣會準時開始,拍賣速度很快,幾乎不到5分鐘就有一件拍品成交。臺下聚集的數百人表情嚴肅。
一位南方口音的年長男子舉牌時給會場帶來了幾分歡笑,因為他總是站著舉牌競價,而且還迫不及待地對女拍賣師喊:“可以落槌了!”
此買家的另一經典舉動是,每輪競價至少都以1000元遞增,而他卻總是要求500元遞增,連同來的老友也捂著臉喊:“不帶這么丟人的,真是太摳門了!”而該買家泰然自若,以他獨特的方式買下了幾件心儀物件。
記者看到很多買家是組團來的,其中幾個南方口音買家分工明確,幾個人負責舉牌競拍,一個人負責指揮和簽單,成為當日的大宗買家。
南方買家專為明代瓷瓶來
備受關注的底價為300萬元的明代甜白釉暗刻龍紋梅瓶,1分鐘后就以底價拍出。
此前參觀此次預展的不少收藏界人士表示,此件梅瓶至今保存完好,成對收藏更是十分難得。
據拍賣會主辦方相關負責人透露,不少競買人對這件拍品感興趣,甚至南方一些買家為了這件拍品專程抵沈準備參與競買。這件梅瓶高31.5厘米,瓶身釉面純正潔凈,色澤柔潤,此拍品保持了宋、元時期梅瓶器身修長挺拔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瓶身的高度,紋飾刻畫細膩,是明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據史料記載,明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廷中主要用瓷,1989年景德鎮明代御窯廠遺址發掘報告曾顯示,在永樂前期地層中98%以上的出土物為甜白釉瓷器。
張大千畫作今沖擊最高價
此次拍賣會種類繁多,除了被拍賣會主辦方寄予厚望的明代梅瓶,一件明清時期的黃花梨柜櫥也格外引人注目。
此外,郵票和銀幣藏品中的珍品也登臺亮相,其中,一枚藍軍郵底價為15萬元人民幣,一枚“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底價為70萬元人民幣。
今日的書畫專場的拍品包括了古代、近現代和當代書畫,其中不乏一些書畫名家的作品,張大千、齊白石和徐悲鴻的精品畫作底價均在100萬元以上。其中,底價300萬元的張大千《青城天下幽》有望沖擊本次拍賣會的最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