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溥儒先生
溥心畬(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滿族,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并稱“南吳北溥”。
溥心畬先生代表了傳統中國知識分子在面對世界新文化轉型時眾多反應中的一種典型。他的作品雖然沒有新穎不凡的創見,卻能賦予舊形式以一種新的藝術詮釋,一種內在的生命力量。經史詩文的涵養與書法的陶煉,以及對傳統書畫藝術的觀摩與積淀,使得溥氏之畫涉筆不落畦徑,蔚為逸品。匡時2014迎春拍賣會的中國書畫(一)專場中特別推出溥儒佳作專題,與廣大藏家共饗。
雪景是心畬先生不多作卻又十分擅長的題材,源自他遍臨歷代名品巨跡,心摹手追、上溯兩宋,加之觀照北國自然風貌及獨特的筆墨修養,乃得清雅高寒之韻致。《片水微云》、《攜琴踏雪》、《千峰積雪》均為先生雪景佳制,集體亮相,殊為難得。

溥儒(1896-1963)
片水微云
紙本立軸 1939年作
D:32.5cm
估價:RMB 170,000-250,000

溥儒(1896-1963)
攜琴踏雪
紙本立軸
114.5×40cm
估價:RMB 230,000-280,000

溥儒(1896-1963)
千峰積雪
紙本立軸 1959年作
111×31.5cm、
備注:劉亞陸舊藏。劉亞陸,臺灣著名收藏家。
估價:RMB 110,000-150,000

溥儒(1896-1963)
雪景
絹本手卷 1848年作
展覽:“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彩墨精華特展”,臺北長流美術館,2010年。
出版:《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彩墨精華特展》,長流美術館,2010年。
本幅8.5×46cm;題跋11×173cm
估價:RMB 550,000-650,000
乾嘉以后奉四王山水為孼圭,而于雪景一派殊難闡揚。溥心畬多用斧劈皴法,一派勁健粗獷的北宗筆路,盡顯馬、夏遺風。在民初畫壇,溥心畬也以這一路畫風引領畫壇,這幅雪景山水手卷布局生動,細細品讀該作,畫幅天地相接,山勢起伏間以樹木相接,咫尺之幅卻有千里之勢。故張大千曾推舉為:并世寫雪景,當以溥王孫第一。溥氏雪景畫格之高由此可見。

溥儒(1896-1963)
倚窗賞梅
紙本鏡心 1934年作
105×53cm
估價:RMB 200,000-300,000
仕女在溥儒人物畫題材中少之又少,這件仕女與溥儒同時期的名作《李香君小像》、《李清照春去圖》在人物造型上相類。獨倚窗邊的閨閣仕女,配以梅花層層鋪排點綴畫面,構圖樣式獨特,線條挺括有力,運斤成風,一脈北宗氣概。極為難得的“園客”一印點明作畫地點似為恭王府萃錦園,值得寶藏。

溥儒(1896-1963)
秋窗讀易
絹本立軸
78×25cm
備注:原藏家直接得自溥儒泰國展覽。
估價:RMB 150,000-200,000
1958年是溥心畬先生忙碌而豐收的一年,授課之余,1959年春天在曼谷與香港兩地辦展。泰國大使杭立武先生,文化參事陳昌蔚先生,泰國盤古銀行姚文莉女士亦是溥老新收的女弟子均對溥心畬先生曼谷展覽資助甚多。本件拍品應系溥老為泰國曼谷展覽所作,窄長的絹本畫幅,筆法蒼古,一氣呵成,應是稱心如意之作。

溥儒(1896-1963)
池畔啄木
紙本立軸
86×27.5cm
估價:RMB 230,000-300,000
本幅作品未署年款,但采用紙張為典型臺棉紙,應是渡海初期所作。乾隆圖書出版《溥心畬書畫全集》(花鳥卷)中有一幀類似啄木鳥即作于己丑(1949年),應是這一時期所作題材。白石老人以工筆草蟲輔以意筆花卉,一工一寫,極廣大致精微。溥老此作亦是依此法為之,啄木鳥之描繪極盡精微,枯槎樹枝卻任筆寫之,生趣盎然。

溥儒(1896-1963)
得子圖
紙本鏡心 1959年作
80.5×37cm
出版:《溥心畬書畫全集》p47,乾隆圖書無限公司,1978年。
估價:RMB 170,000-250,000
這件《得子圖》創作于1959年春天的寒玉堂,是溥心畬先生集中創作時期的代表作。畫面取宋人團扇“果熟來禽”之意,卻能自抒胸意,實為花鳥類精品。

行書《望海潮》
絹本鏡心
48.5×47.5cm
備注:1.杜月笙上款。
2. 作品為退賠文物。
估價:RMB 140,000-180,000
作品上款人為杜月笙,這位上海灘的教父其實很重視文化修養,廣交文化界名流,章太炎、黃炎培、楊度、溥心畬等都為其座上賓。是幅作品不僅雋清古雅、字字珠璣,更見證了舊王孫與杜月笙的交往,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溥儒(1896-1963)
行書五言聯
紙本立軸
68.5×19cm×2
備注:諶文琔題簽條。諶文琔,溥心畬弟子。
估價:RMB 60,000-80,000
這幅作品用紙可謂頗有來歷,1950年代溥老手繪團龍紋、團花紋,后由董彝九先生手工印制而成五言或者七言的對聯,采用水性顏料印制而成,故墨色書寫能蓋過團花紋樣,不搶書寫風采。另外作品直接得自寒玉堂弟子諶文琔女史親屬,可謂來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