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畫有老虎的白釉黑彩古代瓷枕近日現身鎮江,瓷枕上所畫老虎采用寫意手法,活靈活現,千年瓷枕保存十分完整。鎮江博物館副館長、考古專家肖夢龍指出,瓷枕是我國古代的夏季納涼用具,因其釉色瑩潤,質堅清涼,是夏日消暑佳品。鎮江博物館也收藏過同類型瓷枕,但在鎮江民間收藏界,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昨天上午,記者在金山街道三元巷社區一戶居民家中,見到了這具長方形瓷枕。上部長39.5厘米、寬20厘米;底部長35.5厘米,寬10.5厘米,高15.5厘米。從上面俯視,可看到所畫的山石茅草中有一只咆哮的猛虎,四角則畫有四株花形不一的菊花。從正面看,朵朵白云中畫有一展翅的鳳凰;背面寥寥數筆,畫有幾株翠竹,有一透氣孔;在瓷枕底部,有“古相張家造”陽文款。瓷枕上所畫圖案雖不講究對稱,但線條十分流暢,富于變幻,顯示了一種動態美。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郭應楠告訴記者,他從該瓷枕的底款判斷,為北宋年間磁州窯產品,已有千年歷史。而磁州窯系,為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一時與景德鎮齊名。磁州窯瓷器以豐富的鄉土氣息與民間色彩見稱,裝飾手法十分豐富,在宋代時期,這類器件多為官員、富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