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圖文]傳奇沉船“泰興”號出水文物中國首展






[日期:2021-11-05] 來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作者:佚名 [字體: ]

200年前,一艘滿載香料、絲綢、茶葉、瓷器和2000余名乘客的中國巨型三梔帆船“泰興”號從福建廈門港啟航,駛往東南亞巴達維亞,不幸在印尼觸礁沉沒。

在那一刻,一艘搭載鴉片的英國鄉村船“印第安納”號正好從旁駛過,船長基于人道主義出手相救,最終僅救起190人。

這場大海難的傷亡人數超過了約百年后的“泰坦尼克”號沉船事故,因此“泰興”號也被稱作東方的“泰坦尼克”號。

1999年,“泰興”號沉船被打撈出水,起獲瓷器超過35萬件,轟動世界。關于“泰興”號,有著道不盡的話題。今天,讓我們一起“潛入”深藍,跟隨一場展覽來探索這艘神秘又凄美的沉船背后的故事。

8月24日,“遠帆歸航:‘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在上海的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這是國內首次“泰興”號沉船主題大型展覽,集中展出400余件沉船出水器物,呈現“泰興”號的傳奇經歷。

“泰興”號沉沒于1822年,之后不到2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古代的帆船就此永遠從海上消失,因此“泰興”號可視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后的“帆影”。

 
19世紀的中國遠洋木帆船

“泰興”號還是為數不多具有豐富文獻記載的沉船,我們今天甚至可以了解到這艘船及船長的確切名字,她從哪里來、又開往哪里、何時失事等信息。

古書《通往東印度群島的航海指南》中有關于“泰興”號含糊不清的記載。該書作者詹姆斯·霍斯伯格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官方水道測量員。

1822年12月3日,《倫敦紀事晨報》對東南亞報紙《The Calculla Gazelle》的轉載,上面有關于“泰興”號失事的報道。

2000年,德國納格爾拍賣行拍賣了大批“泰興”號出水的瓷器,這些文物因此流散世界各地,國內罕有收藏。

2018年11月,泮廬集團從英國聯邦貴金屬公司購回12萬件“泰興”號沉船遺物。這批隨著“泰興”號沉寂海底的珍寶,得以回到祖國懷抱。2020年,泮廬集團向中國航海博物館捐贈了100件“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

“泰興”號出水青花花卉紋盤

據中國航海博物館陳列展示部主任毛敏博士介紹,“泰興”號是目前海洋考古中發現的最大的中國木帆船,也是打撈完整文物數量最多的沉船。

“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中絕大部分為青花瓷,還有一部分白釉、五彩、青褐釉瓷器以及宜興紫砂等。這些青花瓷器大都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由福建德化窯口生產,出口亞洲市場,以碗、盤、碟、杯、盒、勺等日用品為主,飾有花卉、人物、動物等圖案,布局疏朗、器型規整。

“泰興”號出水五彩盤

青花瓷的每款紋飾有不一樣的寓意。靈芝紋是以“仙草”為主題,象征長壽;山石花卉紋代表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花籃紋則寓意吉祥、慶賀。

這件德化窯青花團菊折枝花卉紋盤,是本次展廳中唯一一件團菊紋飾的器物,代表著高潔的品格。

德化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自夏商至明清,傳承數千年,目前已發現宋、元、明、清各代窯址180多處。

宋元時期隨著泉州港的繁榮,德化瓷器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輸出商品。明代德化創燒的白瓷,質地溫潤細膩,釉面晶瑩如玉,被西方視為中國瓷器之上品,有“中國白”之稱。

2015年,德化被聯合國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稱號,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一張張如海浪般翻涌的青花瓷盤,訴說著它們伴隨“泰興”號沉浮200年的故事,向國人揭開了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并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及德化瓷外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