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靜華 實習生張亦弛) 節日期間,前來天津博物館欣賞“民國瓷器展”的觀眾十分踴躍,觀眾中有不少是瓷器收藏的愛好者。在眾多精美的展品中,許多觀眾對一件青花粉彩芝仙祝壽圖瓶非常感興趣。
據天津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傳統吉祥紋飾是中國古代瓷器的重要表現內容,不僅題材豐富,裝飾技法巧妙,且“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諧音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民國瓷繪藝術中,傳統吉祥紋飾多承接前朝程式之遺風,通過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故事、飛禽走獸、花卉翎毛以及風俗習慣等,寓意祥瑞,既有趨吉避兇之意,又反映了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其表現形式大致可分兩大類:一是畫中事物本身就具有吉祥之意;二是畫中事物可以與吉祥語諧音而取其祥瑞寓意。
這件青花粉彩芝仙祝壽圖瓶,通體青花加粉彩繪靈芝、水仙、菊花、梅花、山石等,芝仙即靈芝,古人認為是瑞草或仙草。水仙也借喻“仙”字。菊花能輕身益壽,山石也隱喻祝壽,組合在一起可寓“芝仙拱壽”之意。瓶體潔白細膩,色彩對比強烈,紋飾繪畫精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件瓷器底有青花方框篆書“靜遠堂制”款,是民國早期的精品。“靜遠堂制”款是北洋政府第四任總統徐世昌,1918—1922年在任時定燒的瓷器專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