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陶瓷精品展”近日在深圳博物館老館結束,撤展的陶瓷精品回歸了老館庫房。為了近距離接觸這些稀世珍寶,記者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庫房。
在老館庫房里,擺放著數十個大小不一的白色桐木文物箱,每個箱子的上蓋,印有內里文物的名字以及照片,工作人員解開固定于箱外底的深藍色帶子,打開箱蓋,小心翼翼、一件一件地取出文物。戰國時期的“陶嵌泡釘雙耳壺”、忿怒威猛的天王俑、彩繪漢代武士俑、唐代強健的三彩白馬以及駱駝等等,盡是古陶瓷中的絕品。有的大箱子藏一件大器物;有的數件一套,便在一個文物箱子里設置數個精美抽屜,每一抽屜藏上一件。一件件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日企收藏中國古陶瓷
這批東西,總計為263件(組),內里有很多是稀世之寶,它們都來自日本某大企業對深博的無償捐贈,此深圳文博事業的大事件的發生,還是2009年的事情。深圳博物館館長葉楊是整個事件的當事人、見證者,他給記者講述了深博與某日企所藏古陶瓷“對接”的故事。
葉楊介紹說,2009年,日本某大企業老板就要退休了,但有一個心思未了——企業藏有中國古陶瓷200多件,都是自己多年精心收藏的,想要找個出路。在董事會上研究業務的工作完了,老板便提及此事,“我就要退休了,我的繼任者不大喜歡這類東西,它們既占地方,還需有人專門守護和打理,怎么辦?”董事們提出了各自的見解,有說捐給日本某博物館,有說捐給日本某大學,有說拿去拍賣,拍得的錢做基金的等等。老板思考良久,最后決定無償地捐給中國,那些古陶瓷都是中國古代工匠們的杰作,回歸故里是最好的。可是中國有那么多博物館,給誰好呢?不知道。最后決定讓工作人員跟日本的日中友協聯系,辦理此事。
當年10月,在日的“日中交流協會”負責人,也是葉楊的老同學,打來了越洋電話,聊起這件事,問葉楊,“你們深圳博物館想不想要這批東西?”葉楊想到,日本大企業有由來已久的收藏文化,他們藏的東西一般都不錯。如此說來,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好事,怎么會不要呢?葉楊爽快地回應:“要啊,不管怎么說,給我們留著,請保持聯系。”
無償捐贈深圳博物館
東西到底怎么樣?葉楊他們心里也沒有底,需要深圳的文博專家們實地去看看,于是就把這件事向市里相關部門做了匯報與溝通。11月,市文體旅游局的柴鳳春副巡視員、博物館館長葉楊、副館長郭學雷、市文管辦副主任劉濤一行四人趕到了日本,他們要看看東西怎樣,“東西好,才真要。”一行四人在葉楊那位老同學的陪同下,同日本大企業接上了頭。
四人來到這家企業,在負責人的引領下,來到收藏和展示的房間,里面的工作人員一件件地拿出來讓大家看,這四人都是陶瓷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們看過后,禁不住地心花怒放起來——盡是好東西,精美絕倫。要!因為東西多,一件件地打開既費時又費勁,索性不看了,觀一株穗而知年成,“全要。”
雙方有了初步意向,葉楊等人歸國前,邀請這家日本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訪深,實地了解一下深圳博物館的軟硬件設施。過了不久,深圳博物館接待了這批日本客人,來賓為深圳博物館新館、老館的規模和現代化程度所折服,認為深圳博物館是這批珍藏了數十年的中國古陶瓷最好的去處,當下簽署了捐贈協議。協議的條款中,無任何附加條件,另有十分難得的優惠措施——一分錢不要,起運、押送、通關、甚至在深圳市內的運輸,統統由日企負責,深圳博物館要做的,僅僅是在自己的大院里接貨就成了。此外,日企還有一個請求,那就是任何時候都不要將自己企業的名字對外公開,深圳博物館允諾。
國家一級文物20件
光陰倏忽,轉眼間就是2010年的早春三月,日企所捐贈的中國古陶瓷,經由海路來到深圳碼頭,再裝入他們所租賃的大貨柜車,直接開到了深圳博物館的大院里。車里有四個專業的文物大箱子,箱子是針對日本多地震的自然環境專門設計的,牢固、考究、精致、抗壓、抗撞,箱子內里又有吸附設備,吸附住里面裝陶瓷的小箱子,不管大箱子怎么晃,里面的小箱子也紋絲不動。
小箱子里面就是陶瓷了,每件陶瓷有專門、定型的白色真絲外套,外套如手套、襪子箍在手足一樣,富有彈性,緊緊地箍著陶瓷,然后才是放置在小箱子的內模里,合上小箱子,便是牢不可破;小箱子是日本特產的白色桐木做的,潔凈而滑潤,據說桐木的材質能保溫、吸潮、釋潮、防蛀。深博的專家說:“文物的包裝,是日企即將退休的老板多年前設計的,這種設計可以作為我們文物保管、運輸的借鑒。”
文物入庫后,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對這批東西作了詳細的鑒定,專家們認為,幾乎件件上乘,200多件文物里面,國家一級就有20件,二級73件,余下的是三級。國家文物鑒定的專家曾這樣評價說,“我親歷不少文物捐贈的盛況,一下子接收這么多好東西,還真沒見過。”葉楊感慨地說,“這是多么大分量的捐獻啊!深博建館30年來,多方奔走,各處募捐,館藏一級文物才25件,這一次幾乎翻了一番,家底一下子厚實了,有更多的好東西給市民看了。”
2010年9月,深圳博物館舉辦了“館藏陶瓷精品展”,已經得到了市民的廣泛認可與參觀,展覽一直展至近日才結束。據了解,大運會期間,將遴選這些陶瓷的精品,再加上館藏的青銅、書畫、雜項等等,一并舉行“館藏文物精品展”,展示深圳博物館的厚實家底,進一步地實現公民的文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