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
為了重新認識與發現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之美,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正觀堂經過籌備策劃,與保利藝術博物館合作,隆重推出了“延薰秀色——康熙瓷器及宮廷藝術珍品特展”。這個特展展出了超過百件康熙藝術珍品,主要是瓷器作品,基本囊括了康熙瓷器的所有品種,可謂琳瑯滿目,異彩紛呈,規模超前,其中包括了幾件從未發表過的傳世孤品。
康熙官窯瓷器的燒造,于臧應選等人在康熙二十年二月抵達景德鎮御器廠駐廠督造之時而宣告正式開始,在此后大約四十年間,康熙瓷器的制作,無論是在藝術成就上、數量規模上、品種花樣上和技術質量上,都達到了歷來的最高水平??滴醮善鞯乃囆g代表作之一,就是富有濃厚的文人氣息的青花瓷,如展品中的青花詩畫《后赤壁賦》筆筒,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以及青花花神杯,這種把詩書畫藝術結合在瓷器上的手法,充分體現出康熙帝重視文教和文人的態度,以及他本人儒雅的藝術品味。富有鮮活而濃郁的生活氣息的五彩瓷,也是康熙瓷器中的奇葩,這也是一直以來西洋鑒賞家收藏家們對康熙瓷器的主要印象,所以展覽的英文名字是Shimmering Romance,就是點題強調了這種來自生活中的熱情和情趣,如五彩《西廂記》人物故事棒槌瓶,就是典型作品:一幅家宴圖,一組惟肖惟妙的人物神態,在硬冷的瓷面上卻能營造出一幅溫馨動人的生活畫面,實在是后來的雍乾官樣瓷器所無法達到的一種藝術高度。康熙窯獨創的豇豆紅與郎窯紅,更是聞名遐邇,風靡中外。展品中的一組豇豆紅印色盒,鏜鑼洗及太白尊,都是最常見最典型的代表性作品,而一件器型口徑達22厘米的豇豆紅大碗,則顯示出康熙豇豆紅釉作品的多樣性,是件罕見的珍品;另有一組華麗璀璨的郎窯紅器,則完整而全面地呈現出一直以來頗有爭論的康熙郎窯紅瓷器的全貌,相當難得。到了康熙晚期誕生的瓷胎畫琺瑯器,成為了清代乃至整個中國陶瓷史的一個高峰,在時人與后人的中外有關文獻中,均給予了瓷胎畫琺瑯器的藝術成就無數高度贊美之詞。琺瑯彩器這種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則在展品中的御制珊瑚紅地琺瑯彩九秋同慶小碗上一展無遺。其他一同展出的各式宮廷禮樂器文玩器物、掐絲琺瑯與宮廷佛造像和宮廷緙絲,也是真實地反映了康熙一朝在富裕的國力和充沛的藝術創造力支持下所制作出來的藝術輝煌,與流光溢彩的瓷器一起,完整地呈現出一幅令人難以忘懷的康熙宮廷藝術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