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瓷和水墨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不朽瑰寶,都起源于唐代,繁盛于宋元,是中華民族為全人類貢獻的重要精神財富,二者的有機融合更體現了中華文化獨特的藝術想象力,中國文化藝術中源遠流長的寫意的美學傳統深刻地蘊涵在青花瓷水墨畫中。青花瓷在其形成與發展的各個時期,均廣泛地吸納傳統中國水墨繪畫的題材內容與表現形式。同時,青花瓷釉晶瑩細潤、淡雅清幽的獨特質感,有別于傳統宣紙水墨畫的藝術特征,豐富和拓展了中國傳統水墨繪畫的形式語言。青花瓷水墨畫“澹然無極”的美學特征,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所崇尚的“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美學理想。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現代青花瓷水墨畫,不僅繼承了傳統青花的勾線、分水技法,而且吸收了國畫勾、皴、點、擦等技巧,借鑒國畫中的“潑墨法”,極大地拓展了青花瓷繪畫的藝術表現空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繼續煥發流光溢彩的成功典范。
本次參展的28位畫家的青花瓷創作都展現著他們各自業已成熟的圖式語言,無論是山水、人物,還是花鳥,都各具特色,他們筆下的青花心跡給參觀者帶來了極大的藝術享受。參展的畫家們以認真嚴謹的態度,融合中國水墨繪畫與傳統青花瓷的表現技法,通過團隊式的研究型創作,為豐富和發展當代青花瓷工藝的藝術表現形式與藝術語言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為在21世紀引領青花瓷工藝美術步入更高藝術層次,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藝術藍本。
中國畫院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領導下,堅持以藝術科研、藝術教育、藝術創作為發展方向,以“正大氣象、溫柔敦厚、中和為美”為創作宗旨,以立足時代、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為辦院理念,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創新作為創作基礎,努力打造一支研究型、學者型、創作型的專家隊伍。中國畫院的學術探索將沿著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學術要求、學術方向、學術特色不斷前行,努力創作出一批具有時代風貌,代表當代中國畫創作高度的精品力作,為實現把中國藝術研究院建設成為“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藝術研究中心、藝術教育中心和國際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