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2013上海藝術博覽會17日落下帷幕。記者注意到,不同于往年展會現場大師名作唱主角,今年,不少年輕藝術家推出的原創平價藝術品也受到了參觀者的青睞。呼喚藝術品的平價消費,為每一位到場觀眾創造“淘藝術品”的機遇,成為本屆藝博會的主旨之一。
平價的原創
解說:說到藝術品消費,可能不少人都會想到拍賣會上動輒數十萬,數百萬,上千萬的藝術品。但事實上,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原創藝術品放下了原有的“高價姿態”,在市場的推動下進入中低端市場。而本著將藝術品從高雅殿堂送入“尋常百姓家”的出發點,也有越來越多的藝術機構立足將“平價的原創”進行到底。
上海市民董女士是個藝術愛好者,因為已經到了退休年齡,所以平常喜歡和朋友一起逛逛各類的藝術展,也是上海藝博會的常客。
同期:上海市民 董梅芳
一張畫小的畫作,只賣一百五十塊,甚至買兩張帶著畫框,甚至于(買)兩張還可以送一張,那等于只有一百塊一張,像這樣子的價位,我覺得我們喜歡的,都可以買,都可以帶走,我想,一千塊以下的東西,最好多一點。希望他們那個些畫廊或者是我們的出版部門,多搞一些我們能夠帶走的(藝術品),我們能夠承受得起的。
解說:幾百元就能買到一幅來自日本知名藝術家的原創水彩畫,千元左右就能購得一對景德鎮工藝美術大師精心制作的原創陶瓷精品,這樣的藝術品,不再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是人們看得到,摸得著,買得起,帶得走的“生活裝飾品”。
同期: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 徐嵐
茶杯是家庭生活比較常用的,現在隨著老百姓生活提高以后,他都很希望自己東西比別人的高檔,獨一無二。那么我就制作了這兩款,這兩款杯子叫“夫妻杯”,從造型上看,這款就比較造型上柔美一點,它有點曲線,這一款是說直線,它的特點就是這款適合男性(使用),這女性用。題材了我還是選用荷,“荷”是諧音,是和“合”,和諧。全部是手工畫完的,它區別于市場上一些貼花的,或者其它的方式做的,都有底款的,那么它就是有收藏價值的一個日用品。
從精英到大眾
解說:藝術從精英走向大眾,在這個時代成為現實。記者了解到,隨著中國藝術院校的擴招,每年大量的藝術院校畢業生,懷揣著“藝術改變命運”的夢想加入創作大軍。當藝術創作成為一種較大規模生產的時候,藝術品也從博物館、美術館的殿堂走向商場、家居。與此同時,藝術品消費觀念、模式也在順勢而變。
1989年出生的吳昊目前在上海大學攻讀研究生,這次帶來了兩件玻璃雕塑作品參展藝博會。
同期:上海大學研究生 吳昊
像我們年青的這一代,都已經慢慢的融入市場,包括一些消費者他們也會看得見我們。不像是一些昂貴的藝術品,它們不太好接觸,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么。但就我現在來說,我們現在做的一些藝術品的話,就是從規格,包括從一些想法上面,我覺得更加適合貼合消費者的一些想法,包括他們一些購買的能力和欲望等。
解說:在西方,藝術品最基本、最常見的消費,往往是由于家居裝潢或裝飾時的“補墻”行為而發生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聯,而不是所謂的單純的投資行為。所謂“補墻”,指的是人們為自家客廳面對電視正上方的主墻面或是商務樓辦公室墻壁的空白處購置藝術畫幅,用以裝飾墻面,營造藝術氛圍。
同期:畫廊工作人員 貢文翔
作為藝術品投資,一般來說好像我們會想上萬,幾十萬啊,上百萬的,但是現在這里展示的一些藝術品也就是在1000元之內的蠻多的,那么作為一般的普通百姓,你作為藝術品投資,我倒想就說推薦這個給大家,我認為這個還是比較適中,(參觀者)買得起。放在你家里面裝飾也比較漂亮,而且又是(藝術家)自己自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