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佛山陶博會之行,讓筆者有機會走入陶瓷產業的核心區域,見證行業的發展,也探尋到行業前行的阻力。幾天的走訪下來筆者發現,陶瓷產業的設計力量已初具規模,但不少經營者表示,陶瓷行業設計水平仍有差距。
現狀一剽竊成風行業呼喚設計創新
在佛山這個陶瓷產業最集中的區域內,正上演著最白熱化的競爭大戲,這種慘烈的競爭逼迫行業中的每一個主角都去認真思考品牌發展的方向,強化并突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陶瓷行業準入門檻低、生產工藝、技術力量等要素又無太多差異,那些設計力量薄弱、甚至根本沒有設計團隊的企業憑借對流行產品的分析,可以將設計輕易地剽竊過來,這導致國內陶瓷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現狀二創新意識有而美感不足
以拋光磚為例,大多數企業對產品的設計是很看重的,然而這些設計開發工作大都由企業的技術部門承擔,專業藝術設計的中高級研發人員則少之又少。一位陶博會參展企業代表表示,在大部分陶瓷企業的眼中,陶瓷產品的設計屬工藝技術范疇。而事實是,陶瓷產品工藝設計僅是藝術設計過程中的一部分。
除了產品設計不重視美感外,企業在展廳陳列上也缺乏傳達產品設計理念的能力。在不少陶瓷展廳內筆者發現,各種風格的產品被沒有道理地堆砌在一起,沒有重點,也將這些產品的特點都湮沒了。一圈走下來,除了雜亂,筆者沒有更多的印象。有數據顯示,人們接受產品,80%是通過視覺達到的,它包括圖案、色彩、質地、肌理、裝飾等等,一個堆砌式的展廳很難達到吸引買家的目的。
現狀三創意設計忽視產品文化訴求
短短四日的走訪,筆者并不能完全了解陶瓷產區對產品文化訴求關注情況。
在之前與行業專家交談時筆者了解到,陶瓷產品必須依附于文化才更有價值,人們在接受產品之前對產品文化更感興趣。附加文化的產品本身就是一種產品文化,文化是產品的定位,提升產品的品味。
而這種產品創新附加文化符號的模式,將使產品有了品牌的特殊定義——當產品形成體系時,人們可以清晰地從產品中發現“品牌”的個性化痕跡,它讓產品區別于其它產品,讓品牌區別于其他品牌。業內一位營銷人士表示,一個品牌直到產品創新擁有了鮮明的特點后,其它同行“剽竊”設計的沖擊將有效減弱。
總之,特殊的行業屬性注定了陶瓷企業必需要將設計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在面對強大的同質化競爭壓力下,陶瓷企業需要借助設計從中突圍出來,積蓄設計力量占據行業領導地位。
小知識
最能影響消費者選擇的因素都能夠通過設計表現出來。這些設計包括如下內容,其中瓷磚圖案與配色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最大因素。
1、圖案設計:直接運用自然界的各種紋理,經過藝術的抽象與加工,加工成符合工業生產使用的圖片。
2、配色設計:參考自然界真實的顏色,以此為基礎結合工業生產使用的各種色料為新瓷磚著色。
3、生產工藝及參數設計:熟悉各種生產設備的特性,了解工藝過程;需要做好設計與工業生產的接口問題,提出適合工業批量生產的工藝方法;試驗過程中與試驗人員的交流、溝通、反饋與改進等。
4、文化設計:在設計時有明確的方向,以要反饋的文化為主線進行其它設計;與企業文化結合起來,重要的是確保產品整體風格一致性;從最終產品(產品圖案、外包裝標識等)反應出的文化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