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作為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制瓷中心,創造了絢麗多彩的優秀陶瓷文化,留下了豐厚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發展陶瓷文化 產業提供了雄厚的基礎,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是發展文化產業的不竭源泉
景德鎮制瓷始于漢,至宋代便已躋身天下名窯行列。在漫長的陶瓷發展歷程中,景德鎮承載和累積了許多獨特的文化習俗和制瓷技藝。中秋燒太平窯、拜祭風火仙師的傳統,大量的民間故事、瓷坊歌謠,手工制瓷技藝和傳統窯爐作坊建造技藝,更是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中的奇葩。
景德鎮文物古跡眾多且保存完好,現有地面陶瓷遺跡 30多處,其中世界陶瓷原料“高嶺土”的命名地高嶺古礦遺址、歷經600多年的珠山御窯 廠遺址、我國古代制瓷規模最大的湖田民窯遺址、完整保存傳統手工制瓷技藝的古窯遺址等,都屬于精品級文化資源。
景德鎮的瓷器品種繁多又精美絕倫。如五代的樸實無華、宋代的溫潤清新、元代的充實茂美、明代的精工典雅、清代的雍容華貴,可謂姚黃魏紫,各有千秋。瓷器質地則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之美譽。青花、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代表了我國歷史上瓷器制作的最高藝術成就。“集天下名窯之大成、匯各地技藝之精華”,“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景德鎮生產的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開拓了世人稱頌的“海上絲綢之路”,以集大成者的英姿和開放兼容的胸懷,發展成為享譽全球的瓷都 。
文化產業鏈的形成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步驟
堅持把建設文化基礎設施作為發展陶瓷文化產業的主要抓手。重新規劃建設“景德鎮御窯遺址博物館”,并完善了文化商貿配套工程;恢復建設“景德鎮民窯遺址博物館”,將明清風格的里弄民居、商埠瓷坊等重現世人面前。
即將投入使用的“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將陳列展示景德鎮歷史及當代各大產瓷區的陶瓷;把具有歐洲建筑風格的老汽車站改建為“景德鎮陶瓷藝術研究院”,使之成為一個集陶瓷藝術創作、交流、銷售的基地。這些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生動顯現出景德鎮作為陶瓷之城、藝術之都的獨特城市風韻。
堅持把壯大旅游業作為發展陶瓷文化產業的主要戰略。按照建設融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于一體的“江南旅游都市”的戰略構想,把開發陶瓷文化資源作為壯大旅游業的突破口。
景德鎮陶瓷歷史文化博覽區被評為“全國王牌旅游景點”;雕塑瓷廠是江西省惟一的“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常有外籍人士云集于此搞創作;浮梁古縣衙重現了當時轄區景德鎮因盛產陶瓷而定為五品縣衙的歷史;東埠碼頭也正在還原當時的場景,基本形成了陶瓷民俗風情游、陶瓷工業流程游、陶瓷古跡尋蹤游、陶瓷珍品鑒賞游等旅游線路,使游客徜徉在瓷的海洋,感受瓷文化的魅力。
堅持把培育市場主體作為發展陶瓷文化產業的主要途徑。在深化國有陶瓷企業改革的過程中,大力保護工業遺產,使之成為發展陶瓷文化產業的新載體。此外,引進資金投入,催生一批主業突出、效益明顯的骨干文化企業。
澳籍人士創辦的景德鎮環球陶瓷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創意項目“哈哈尼”,在全國多個城市建立連鎖店;臺灣同胞創辦的景德鎮海暢法藍瓷有限公司,“以文化創意介入高科技”,生產的工藝陶瓷主銷歐美市場;由浙商興建的“珠山官窯文化研究院”,已成為富有特色的陶瓷文化展示基地和影視拍攝基地;按照以市場帶動產業的發展思路,市政府主導建設了中國陶瓷城等陶瓷貿易市場,創辦了新興陶瓷文化傳媒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