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進入平臺期發展的一些基本的標志
我們說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平臺期的主要依據,是四個標志性的事項:①市場進程基本演繹完成,并且市場行情得到了整體大幅的提升。②藝術品資本市場不斷地得到了發育與壯大,但突破遇到難以攻克的障礙。今天,一個沒有資本市場支撐的現代經濟市場,是沒有前途和出路的市場。如果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得不到切實的發育與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所謂的“繁榮”就只是曇花一現。在資本市場的建立中,我們不能回避的事實是,資產的流動性即在當前的市場價格下變現的難易程度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生命線。③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規模擴張并未拉動市場體系及機制的發育的根本改觀,中國藝術品市場“抗風險”的能力未能從根本上強化。2004—2005年,火爆發展的局勢雖然曾一度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帶來了繁榮盛世,卻也遺留下了不少令人頭疼的問題,尤其是與市場相配套的體系和機制發育畸形與不完善,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重要隱患。對于一個體系不健全、機制未建立的市場,我們不可預測;同樣,一個體系不健全、機制未建立的市場也很難渴求其健康與快速的發展。在這樣的認識之下,中國藝術品市場體系及機制的建設備受關注,并且逐步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特別是戰略支撐體系、政策法規支撐體系、市場支撐體系、財稅支撐體系、信息支撐體系、制度創新支撐體系、人才培育支撐體系及畫廊與拍賣行運行機制等不僅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與深入前行的一個重要前提,同時也增加了人們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關注。④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消費需求單一,推遲機制與體系發育滯后,尚處在原發性的成長初期。由于發展的基礎存在缺失,隨機性與偶然性大量存在,規律性的東西需要深入挖掘,很難為消費者理性地評判藝術家及作品的學術定位提供支持,市場定位難以進行,市場發展空間難以打開。
三、平臺期發展應關注的核心問題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平臺期是一個市場過度期,是市場慣性與市場下行力量博弈的結果,平臺期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過程中作用巨大,是否能有效過度,對市場有承上啟下的帶動作用。目前我們更應關注以下幾個中心問題:
1.藝術品市場投資資本退出對藝術品市場的短期沖擊,是否能夠被有效吸收的問題。
2.藝術品品質的時間沉淀及其科學的價值評判的認知提升,如何或是何時能夠有市場機制支撐的問題。
3.藝術品市場流動性,特別是藝術品市場退出機制問題,應重點關注的是高價位下的流動性問題。
我們講,中國藝術品市場逐漸進入平臺期,不是藝術品市場過程的一個終結,而是其發展過程的一個階段,經過消解、碰撞與陣痛后,一定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新的開始,甚或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一個質的升遷,而不僅僅是一種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