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澤玲)十年間,武漢地區淺絳彩瓷器的價格漲了15倍,但仍有不少藏家熱衷淺絳彩瓷的收藏,因為這一題材收藏潛力巨大。日前,記者在紅巷藝術城看到非常罕見的民國繪瓷大師鄧碧珊的一個精品淺絳彩瓷器,市場估價超過30萬元。
記者看到,該瓷器為鄧碧珊的一個淺絳彩一品鍋,其內外滿繪魚藻紋,有青魚、鱖魚、鳊魚、鯉魚四種魚藻紋,其器身和器物寫有鄧碧珊原創的詩作,非常精美。
該瓷器的藏家王先生介紹,其從武漢一位專門收藏名家瓷的藏家手中以高價收得,這位藏家10年前花2萬元購得,十年間,價格漲了15倍。
武漢資深瓷器收藏專家李險峰介紹,鄧碧珊是“珠山八友”之一,藝術造詣非常深,繪畫寫實性極高,但又不失中國畫的美感,其作品成交價格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上屢創新高,精品大都在10萬元以上。近10年來,她的作品以每年50%速度遞增,鄧碧珊精品在武漢市場罕見,市場價值極高。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淺絳彩瓷器在武漢藏市并不活躍,更多是在行家間的私下交易。而在北京、上海等文化氛圍濃的城市,淺絳彩瓷器身價幾乎是一年一個樣。民國初期“珠山八友”的精品淺絳彩瓷,身價也已突破百萬元。
雖然武漢市場淺絳彩的價格也在上漲,但一些收藏行家仍堅信,這些上漲僅是預熱前奏而已,旺市應在這幾年出現。李險峰認為,與當年的文房瓷一樣,淺絳彩瓷器會因獨特的文人氣質而走向高端收藏,價格提升空間仍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