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區的陶工藝已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可以與‘千年瓷都’景德鎮相提并論,稱其為‘千年陶都’或‘西部陶都’是比較準確的。”去年8月份,在白銀市平川區召開的中國西部陶瓷峰會上,經過多次實地考察的國內權威陶瓷專家、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帆如是說。
先天優勢:40億噸的陶土“家底”
打造西部陶都,是白銀市有色金屬資源枯竭并進入全國經濟轉型城市行列、平川區煤炭資源又進入衰竭期的形勢下,上下兩級政府為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所構造并正努力實現的夢想。如果現有資源沒有衰竭,那么,近幾年來,這兩級政府不會這么快就思考接續產業的問題,平川上下也不可能這么自信地就知道自己的陶土家底——境內各類陶土資源測算儲量達40億噸以上。
為了培育接續產業,平川這個靠煤吃飯的城市從2005年起就邀請了廣東佛山市陶瓷學會的專家對全區的陶瓷資源進行了綜合評估。2009年,平川又邀請陳帆教授前來實地考察,并采集700余份陶土原料送唐山陶瓷研究員進行精選化驗。從專家的評估和化驗結果來看,平川區的陶瓷原料礦產豐富,尤其是以粘土、長石、石英石、紫砂為主的陶瓷原材料資源更是異常豐富,各類陶土的測算儲量已達到40噸以上,而且這些陶土資源種類齊全,質地優良,開采方便,無論從品質上還是儲量上都能滿足多種陶瓷制品生產的工藝條件和技術要求。
“如果平川區有100條年生產能力達到300萬平方米的墻地磚生產線,以當地豐富的陶土資源,完全可以開采使用700年以上。”廣東佛山陶瓷學會專家李沃等人在對平川區陶土資源考察后這樣評價。
2009年8月,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白銀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西部陶瓷峰會在平川區成功舉辦。全國8大陶瓷產區的專家、企業家以及中國陶瓷行業的知名企業300多人應邀前來參觀考察平川陶瓷產業,把脈定位平川陶瓷產業發展方向。峰會上,掛牌成立了中國平川陶瓷研究院,同時借助此次峰會,平川區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2項,簽約項目資金總額達到6.35億元。這也是平川區為發展陶瓷產業、打造西部陶都邁出的重大一步。
峰會期間,與會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馬不停蹄地參觀了平川現有的大中型陶瓷企業,實地考察了平川豐富的陶土資源,并對平川豐富的陶土資源贊嘆不絕。幾位來自廣州的企業家在實地考察平川的紫砂土后甚至感慨地說,15億噸啊,要是這些紫砂土在廣州,將又會是怎樣的局面啊!
與會專家企業家認為,陶瓷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普遍使用,以及其龐大的市場需求和陶土資源,都為平川打造西部陶都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平川陶瓷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如何準確定位,如何在競爭中求發展,如何有選擇性地謀發展。平川要立足本土,實施引進人才戰略,使其成為建材市場的研發基地、生產基地和采購基地,并向周邊延伸3至5省,并按照面向全國、走向國外的原則獲得持續擴展。
西部陶都:困境中的產業突圍
從具有數千年制陶歷史的深山磁窯舊址,到如今區內林立的大小規模的陶瓷企業,從悠悠古代出土的馬家窯類文化彩陶,再到如今種類繁多的現代生產用瓷及生活陶瓷,平川的陶瓷產業在經過了八九十年代的輝煌之后,由于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低水平、小規模的生產狀態以及體制等因素制約和影響,再度開始陷入困境,以致上億元的資產幾近閑置。“擁有極為豐富的陶土資源,而陶瓷市場絕大部分卻被外地產品占領”,成為平川人民不可回避的尷尬現實。
“為40億噸陶土找到出路,就是為平川區未來的發展找到新的出路!”發揮優勢資源,利用5年左右時間,爭取建設30—50條現代化陶瓷生產線,實現年銷售30億—40億元的目標,把平川區打造成立足甘肅、覆蓋西部、走向全國的“西部陶都”,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將平川打造成西北最大的陶瓷物流集散基地,表明了平川區委、區政府全力發展陶瓷產業方面的決心和信心。為此,平川區一面積極實施改革,制定包括人才和投資等方面的9大優惠政策,一面加強技術改造和招商引資,并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萬畝陶瓷建材工業園,落實“無費園”的優惠政策,吸引各地客商前來平川投資發展,使平川陶瓷產業逐步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截至目前,平川區已形成了4大門類、100多個品種的陶瓷產業格局,全區中小型陶瓷生產企業達到13家,擁有建筑陶瓷生產線6條,總產值超過3億元。
外地客商:看好陶都發展前景
平川區豐富的陶土資源,質優價廉的煤炭和電力,以及距離蘭州、西寧、銀川、西安等西北幾個中心城市均在500公里范圍內的區位優勢,是許多客商關注并投資平川的重要因素。在這些外地客商之中,山東人游國慶是比較特殊的一位。
與其他投資建廠的客商不同,人到中年的游國慶在平川經濟開發區陶瓷工業園內投資兩億元建立了國泰陶瓷建材城,并投資1000萬元進行市場啟動。他說,他要借平川打造西部陶都的大好機遇,建設一個集陶瓷、建材、五金、家居、裝修等銷售、宣傳、信息、服務于一體的建材市場,并使之成為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的陶瓷交易中心和會展中心。游國慶說,十五六年前的淄博,就如同如今的平川。如今,淄博已成為我國北方最重要的陶瓷產品生產、流通基地。隨著國內陶瓷產品需求量不斷擴大和西部大開發步伐的加快,整個西部的經濟實力都在上升,陶瓷市場前景看好,他相信平川區完全有可能成為名副其實的“西部陶都”。
如今,占地面積203畝的國泰陶瓷建材城一期工程已經竣工并有商戶入住。游國慶一面加緊剩余工程的建設進度,一面組織員工采集行業信息編輯成報為建材城的商戶提供信息服務。用游國慶在當地電視上的廣告語說,那就是“打造中國西部最大的陶瓷建材城,全力為白銀市平川區經濟轉型發展的陶瓷產業做好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