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藝術品金融化?
通俗的說,是指將藝術品變成一種投資品,實現金融資本與藝術品收藏、藝術品投資的融合,使得藝術資源變為金融資產。具體方法包括:藝術銀行、藝術基金與信托投資、藝術品按揭與抵押、藝術品產權交易,藝術品組合產權投資等。
藝術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歷史,包括荷蘭銀行、花旗銀行、瑞士信貸等金融機構,都有一套完整的藝術銀行服務體系。藝術銀行服務項目里包括鑒定、估價、收藏、保存、藝術信托、藝術基金等專業的金融手段。藏家將藝術品交由銀行保管并以之為抵押從銀行獲取資金,作為其他類型投資的杠桿。
在西方發達國家,藝術品資產化早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藝術品投資與股票、房地產投資并列稱為企業和家庭的三大投資,一般占據企業和家庭總資產的5%-25%。投資藝術品,不但抗風險,而且升值非常可觀。
二、藝術品“金融化”時代已經全面開啟!
隨著國民收入和財富的不斷增加,藝術品市場也在不斷升溫。為了滿足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國內眾多銀行和信托公司,包括中信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濰坊銀行、中信信托、山東信托,都已經陸續推出針對藝術品的投資和理財產品及服務。早在2010年,中信信托就在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發行了中國首支針對中國書畫藝術品實物投資的信托產品“中信文道·中國書畫投資基金”,信托規模4000萬元,期限三年。
藝術品資產金融化在國內已獲得了重大進展,藝術品金融服務的全產業鏈已經形成。去年下半年有一起藝術品融資案例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某餐飲企業老板,近十余年一直利用企業盈利陸續投資3000多萬元收藏書畫作品。2013年餐飲業不太景氣企業遇到了資金困難時,信托公司根據其藏品的市場估值1.6億元,最終為其融資了8000萬元,幫助其渡過難關。
隨著近幾年的股市和樓市的不景氣,導致大量資金流入藝術品市場,也從另一個側面助推了藝術品金融化的腳步,使得藝術品金融化離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近,并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2011年連續發行“杏石系列”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并與中信信托、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發行“中信系列”集合信托產品,主要投資近現代書畫……。眾多藝術金融產品的推廣,極大推動了中國藝術品資產化和金融化進程。
可以說,從2011年開始,中國藝術品“金融化”的時代已經全面開啟!
三、藝術品金融只是少數人的盛宴嗎?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無論是文化、藝術,還是科技,教育,體育,只有受到大眾喜愛并廣泛參與,他們才會有廣泛的影響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奧林匹克精神一直長盛不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將貴族的體育平民化、大眾化。
人類的文化藝術品必須為大眾、為全人類所共享,而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藝術品金融化也必須順應歷史潮流,走平民化和大眾化的路線。讓藝術品成為中國家庭和企業的標準資產配置,讓普通的中產階級就參與藝術品的投資、收藏、融資,讓藝術品成為大眾理財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渠道,是中國藝術品金融行業開拓者和從業者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
可喜的是,一些先知先覺的國內領先的藝術品領域的專業投資公司,近兩年來陸續推出了面向大眾的藝術品金融服務,指導大眾收藏并投資藝術品,讓普通大眾也能分享藝術品升值帶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