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鈞窯月白釉出戟尊 136.5萬港幣 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
有學者、專家將鈞窯盤、碗一類的圓器排除在陳設器之外,如果按瓷器傳統的立件、圓器的分類方法固然無可爭議,若從收藏玩賞角度看,這一觀點有待商榷。
從市場接受程度看,鈞窯盤、碗的行情不一定低于陳設器。更復雜的是,所謂陳設器為官鈞制品,而傳世鈞窯盤、碗,明顯有官鈞、民鈞兩類,如果說官窯立件屬陳設器,而排除官鈞盤、碗為陳設器,還需要更詳細的研究考證。難道官鈞盤、碗僅僅是日常生活用瓷嗎?
市場有市場的規則,沒機緣買立件,玩賞盤子、碗也不錯。可不要認為盤子、碗便宜,價格一二百萬元的比比皆是。2004年倫敦蘇富比春拍時,直徑19厘米的天青釉紫斑盤已拍至25.2萬英鎊,2011年3月此盤在紐約再拍至48.25萬美元。2007年在北京誠軒春拍,口徑19厘米的北宋至金代鈞窯玫瑰紫釉折沿盤估40萬至50萬元,拍至121萬元,此盤施玫瑰紫釉,釉色艷若朝霞,蚯蚓走泥紋生動自然。2012年倫敦蘇富比春拍,直徑18厘米的宋至元鈞窯天藍釉玫瑰紫斑盤拍至50.525萬英鎊。年代略早、直徑11.5厘米的宋代鈞窯粉青釉菱花口盤,2012年在香港邦瀚斯拍至290萬港幣。
高價鈞窯碗的成交數量遠遠超過盤子,要想找到收藏傳承清晰的高品級鈞窯碗,只能等待名家收藏換手。早在1987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直徑9.2厘米的金代鈞窯天藍釉玫瑰紫斑小碗已拍至115.5萬港幣。2000年以后路份好的鈞窯碗基本都在百萬元以上,2006年倫敦蘇富比春拍,直徑9厘米的北宋鈞窯紫斑釉小碗拍至36.64萬英鎊。201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直徑8.6厘米的宋至金時期鈞窯青釉紫斑小碗,成交價662萬港幣。
民鈞瓷器相對陳設器數量較多,價格低一些。拍場常見盤、碗之外,尚有雞心罐、雙系罐、蓋罐、長頸瓶、葫蘆瓶、三香爐等,胎粗釉差品較多,精品價格在百萬元以上。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經著名收藏家張宗憲之手的8.5厘米高宋代天藍釉紫紅斑雞心罐,拍至169.5萬港幣,類似雞心罐市場上并不多見。2010年以后,香港、北京市場上民鈞陳設器數量漸多,有行家認為主要受到香港市場高古瓷器行情走高影響所致。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曾經徐展堂在望山莊收藏過的元代鈞窯天青釉紫斑龍紋團花大爐拍至82.8萬元,大爐高37.5厘米,平口雙立耳、直頸圓腹,下承三足,爐口外沿貼塑梅花,爐頸貼塑團菊,另側頸腹間腹貼塑行龍,通體施肥厚的月白釉,局部現玫瑰紫斑。
近20年來成交的宋代至明代鈞窯瓷器,整體數量遠超官、哥、汝窯制品,與定窯器旗鼓相當。價格超過50萬元以上者也就百余件,其中價超百萬元者不足50件,價超500萬元者不足20件,價超千萬元者十余件而已。斷代方面,標注為北宋的鈞窯瓷不足20件;南宋者僅2005年北京華辰秋拍的南宋鈞窯月白釉折沿花口洗一件,拍至132萬元;標注為宋代的十余件,宋-元或宋-元時期的數件;金代或金-元時期的5件,元代4件;元代或元-明初/明早期的十余件;被明確標注為明代、明初的鈞窯瓷器數量最多,僅成交價300萬元以上的精品就多達15件,歷年成交的高價品多出自之一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