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始于唐,盛于宋,位居我國宋代五大名瓷汝、官、鈞、哥、定之首,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瓷胎質細膩,以名貴瑪瑙入釉,色澤獨特,為其它窯所不及,更受到北宋皇室的偏愛與贊賞,因而汝瓷成為“名瓷之首,汝窯為魁”,得以流芳百世。
汝瓷的釉色:隨光變幻觀其釉色,如雨過天晴,溫潤古樸;拂其釉面,平滑細膩,如同美玉。釉下有稀疏氣泡,在光照下時隱時現,廖若晨星,在胎與釉的結合處微現紅暈,釉色青中泛藍、藍中泛青,有的稍深,有的稍淡,釉汁瑩潤。胎質呈香灰色和灰白色。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也被稱為“青如天 、面如玉”。
汝瓷的開片: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斜裂開片),上下錯落,分有層次,除此尚有魚鱗紋片,魚子紋片,冰裂紋片等,常被稱為“梨皮蟹爪芝麻花”,汝窯開片技術開創了中國陶瓷開片技術的先河。
汝瓷的釉色品種:主要有天青釉、天藍釉、粉青、月白、卵白、蔥綠,豆綠釉、蝦青等釉色。
汝瓷的支燒技術:汝瓷滿釉支燒,器底有小如芝麻支釘痕,被稱為芝麻支釘”其細小而規整的程度絕無僅有。汝瓷支釘一般是3、5支釘也有6個7個。
汝瓷的前身是民用日用瓷,主要生產盤、碗、盆、罐、瓶、爐等。制作手法以刻花、印花居多。唐代中國陶瓷仍然是“南青北白”的割據。至中期汝窯天藍釉出現,成為早期的藝術汝瓷的前身。至宋代汝窯發展迅猛,技術成熟,燒造技藝和創造能力得到快速提高,汝河兩岸百里窯場烽火連天,“嚴和店到段店一天進萬貫”,說明當時汝州窯業的繁榮。并且以天青為基調創新出月白、卵白、粉青等釉色,打破了我國陶瓷史結束了“南青北白”一統天下的局面。汝窯工匠們通過不斷的研究,開創了獨有的支釘支燒技術,使汝瓷藝術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汝瓷的“青如天 、面如玉”成為當時達官顯貴追捧的藝術品,北宋皇室棄定瓷用汝瓷,使汝瓷成為真正的官瓷。
當代汝瓷作品仿制水平從釉色上接近宋代,工藝上尚有差距,但總體上進步較快。當代汝瓷大師們的作品逐漸被收藏家看好。因此,收藏當代汝窯實力派陶瓷藝術大師的汝瓷作品已成為藏家的首選。特別是在造型上有創意,釉色上有突破,做工上精益求精的作品極具增值潛力,只要是精品,就有收藏價值。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少的投資贏取高額匯報,當代汝瓷藝術品不失為最佳選擇!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