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嘉德在春拍中推出了一個名為“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清道光御瓷”的專場。這是拍賣場上第一個道光御瓷專題拍賣,在拍前就得到了各路藏家的熱烈反響,拍賣結果表現(xiàn)優(yōu)異,不僅全場58件(套)拍品以1.59億元的總成交額100%成交,更為“道光御瓷”這個收藏主題奠定了市場地位。
拍賣場上獨辟蹊徑
道光是清朝宣宗皇帝的年號,從皇帝的年號排序上,隔著嘉慶跟在康熙、雍正與乾隆之后。在拍賣場上,自上世紀70年代香港逐漸成長為全球藝術品拍賣重鎮(zhèn)以來,亞洲拍賣場一直追捧“清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與乾隆三朝皇帝的御瓷。因此,“道光御瓷”專場的推出一反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可謂獨辟蹊徑。
當然,這與五臺山人的收藏特點有關。中國嘉德的瓷器工藝品部總經理劉越認為,這個收藏近200 件(套),其品質之精、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富,堪稱完美。其中不乏與故宮藏品相同或類似之名作,不少是迄今所知的孤品。同時,其學術價值之高,必將給道光時期御瓷制度、審美品位帶來全面和翔實的詮釋。當中不少器皿與清宮檔案記載相對應,由此可界定燒造時間、窺知道光皇帝的審美要求以及當時御瓷燒造制度的運作模式,為學術界釋讀道光御瓷的人文內涵提供最翔實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