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收藏品投資保值增值功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收藏者,對于不少普通市民,收藏品甚至成了一種跑贏CPI的投資手段。然而,受制于變現途徑有限,收藏品很難像股票、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那樣能夠在短期內變現。
相對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相對完善的收藏市場,淮安收藏市場的變現途徑更加有限。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淮安本地收藏品變現途徑還是以個人交易為主,而拍賣等途徑在淮安的發展卻十分緩慢。如何實現收藏品輕松變現,讓投資收藏也能成為淮安市民理財投資的有效選擇呢?
本地難覓古玩拍賣市場
“就目前國內藝術品變現的途徑看,拍賣無疑是主流,不過目前淮安卻沒有一家正規的收藏品拍賣行。”從事多年古董收藏的汪長興介紹。
目前淮安僅市區就有13家拍賣行,但藝術品拍賣卻遲遲無人問津。據了解,2002年淮安佳誠拍賣有限公司曾組織過一次藝術品拍賣,當時有800余件標的,但成交量卻寥寥無幾。隨后幾年,藝術品拍賣便銷聲匿跡,僅在2009年玉樹地震期間,我市著名畫家章農委托一家拍賣行做了一場賑災義賣,拍賣了八幅作品,共為玉樹災區籌得善款24.5萬元。
為什么我市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如此冷清?據業內人士介紹,藝術品拍賣分為文物拍賣和非文物拍賣,文物拍賣需要拍賣公司有5名文博高級職稱專業人員,并且注冊資金要在1000萬元以上。按照這樣的標準,目前,淮安沒有一家拍賣公司能夠進行文物拍賣,所涉及的藝術品拍賣主要是一些字畫、瓷器、玉石等非文物藝術品。
古玩店變現需留心
古玩市場是目前國內收藏品交易的重要場所,錢幣、郵票、玉器、瓷器、書畫等藏品都成為各色古玩店的主打經營項目。在淮安,文廟古玩市場可以說是最大的一處古玩交易市場。在這里,不僅出售各種古董珍玩,而且也是一個重要的藏品回購站。
4月21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從事藏品收購的古玩店。“需要賣什么東西,東西帶來了嗎?”一家古玩店老板告訴記者,賣古玩首先要看藏品的品相,而品相則是決定其價值的關鍵。
“如果品相好的話,就由賣家出價,多少錢自己先開個口。”某古玩店的老板李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由賣家出價,主要是為了避免許多不了解行情的人漫天要價,方便交易。同時,如果賣家不懂行情出價很低,便有了“撿漏”的機會。“不過對于一般的藏品,例如銀元、紙幣等藏品,市場上的價格透明,一般不存在撿漏的機會,除非是一些特殊的品種。”
對于了解市場行情的收藏者,什么樣的價格容易變現呢?“如果品相沒有問題,一般回收的價格要比市場出售價低20%左右。”李老板告訴記者,例如一枚品相不錯的“袁大頭”,目前市場價格在650元,收購價格大概在550元左右。另外,如果數量較多,回購價格也往往要高一些。“不過,回收的價格都是建立在買賣雙方你情我愿的基礎上,如果賣家急于出手,回購價格肯定還會低。”李老板補充說。
不過,相對一些市場價格明晰的“硬通貨”,其它類型藏品變現則很難實現。尤其是一些價值無法確定的收藏品,往往很難取得相應的價值。一家主營玉器古玩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他曾300元收購了一塊漢代玉佩,而這塊玉佩目前價格在2萬元左右。
如何實現藏品變現
目前,古玩、藝術品的購買渠道并不缺乏,但退出渠道卻十分有限,收藏藝術品形成了購買容易變現難的局面。如何才能突破收藏品變現的難題呢?從事了近20年古玩收藏的汪長興有著自己的辦法。
“在收藏圈內進行交易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汪長興告訴記者,這種方法在圈內稱為“交行”,目前淮安的收藏圈內大概有100多人。“在行內交易十分簡單,大家根據愛好各取所需,價格都是在雙方滿意的前提下交易。”汪長興說,“交行”的過程對于收藏者來說,也是一個不斷交流和提升鑒賞水平的過程。
由于受制于本地缺乏收藏品拍賣行,去外地參加拍賣會也是汪長興交易的一種常用方式。例如蘇州、南京等城市的拍賣會,對于淮安藏友來說路程很近,也可以經常去參加。不過,汪長興提醒說,參加拍賣會需要一定的費用,除了拍賣行要收取的圖錄費、保管費、鑒定費外,交易成功后還要繳納一定的所得稅。
除了參加外地拍賣會,目前網絡拍賣也日益流行。“我每年大概會通過網絡交易平臺進行40—50次左右交易。”汪長興說,目前一些大型的收藏網站,如盛事收藏網,都有專門的網上交易平臺,藏友可以通過上傳藏品照片進行拍賣交易。
除了自己常用的幾種變現方法外,對于較常見的古玩店收購,汪長興告訴記者,古玩店回購也不失為一種快速變現途徑,但前提是藏友必須掌握自己藏品的價格,這樣才能把變現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