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藝術愛好者藝術投資者在熱衷于藝術收藏投資時,首先需要弄清自身看中的藏品增值究竟有哪些因素,才不至于走入收藏誤區。因此,藝術品投資收藏品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藝術作品存世量。發行量少的存世量自然少,但發行量大的,由于時間長久或后期銷毀、遺失、丟棄等原因,也會造成存世量較小,從而使藏品變得珍貴。

圖1、761 張大千《白荷》 約4平尺
二.市場需求量。需求量很大,造成供不應求局面的藏品,即使發行量很大,或發行時間較短,也較易升值。

圖2、69 張大千《梅花高士圖》 約12.8平尺
三.市場炒作因素。市場炒作,會使藏品價值上漲較快,但如果是暴漲的話,就應當謹慎了,因為人為炒作痕跡過濃,就會嚴重背離價值規律,導致暴跌。

圖3、AP0435 江寒汀《瑞壽圖》 3.6平尺
四.藝術作品題材。如果是熱門題材的藏品,特別是較有政治意義或較有歷史時代意義題材的藏品,很容易升值。

圖4、AP0151 李可染《牧牛圖》 1.9平尺
五.收藏品種類。如果此類藏品比較獨特(如無齒小型張、風光郵資片等),或雖還未熱起來,但較有潛力,也有增值的可能。

圖5、6331 郭沫若《書法》 3平尺
六.作品時間因素。一般來說,歷史越久的藏品就越值錢。畢竟它們的存世量相對較小,而且也反映了那一個時代的縮影。

圖6、AP0003 趙少昂《花鳥四屏》 2.4平尺
七.設計因素。設計美觀、較有觀賞價值的藏品也容易增值。因為早期搞收藏的人大都是因藏品的精美而樂于收藏的。

圖7、AP0467 于希寧《凌霄花》 3.8平尺
八.藝術品的“原始股”。炒收藏品亦如炒股那樣以炒原始的為宜,因為藏品剛發行時,基本上是按面值買的,所以虧本的機會相對較少。至于增值的快慢、高低,就取決于你的慧眼所選的“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