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源集團攜30億元高調進軍美術產業(yè),掀起了財團大咖轉變戰(zhàn)場的媒體關注潮。利源、萬達、蘇寧、德基等大咖們紛紛來襲,一舉一動,無一不是美術圈人關注的焦點。
財團紛紛來襲,大量熱錢涌入,沖擊波必然產生超能量,美術產業(yè)現有格局、運作模式甚至發(fā)展趨勢會否演變?值得我們深思與期待。
談起美術圈某某藝術家功勛,最讓人關注的還是參加全國美展的獲獎情況,參加全國美展或中國美術館的展覽經歷成為藝人能否稱“家”的重要評判標準。論起國內美術圈的“造星渠道”,相比于娛樂圈,則單一乏味的多。
近年來,國內造星平臺漸漸出現,但持續(xù)的、大范圍的影響力尚小。利源集團董事長嚴陸根表示:國際美展的目標是打造成美術界的“奧斯卡”,在世界美術界有厚重地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美術雙年展。
我們有理由相信,日后由民營大咖投入、政府機構扶持的“造星”平臺會越來越多,各種有影響力的雙年展、國際大展勢必壯大美術圈的新興力量,為美術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勃勃生機。
簽約800藝術家,美術經紀人時代到來
僅一個利源集團就計劃借助國際美展的平臺,開啟“800藝術家”的簽約計劃,并打造專業(yè)的經紀人團隊。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國內所謂美術經紀人都只是個“短期行為”,多是一些策展人、藝術院校師生兼任。國內專業(yè)美術經紀人少之又少,而財團注資藝術則需要越來越多的經紀人,美術經紀人市場剛需增大,美術經紀人職業(yè)時代即將到來。
國際接軌,市場運作模式透明規(guī)范化
藝術市場資深研究專家紀太年在談到中國藝術市場發(fā)展情況時說:“2011年之后,藝術市場進入了資本時代,歐美國家個人投資藝術占到76%,而國內只有4.3%,如何與世界接軌,建立更加規(guī)范的運作模式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利源集團對外宣布:計劃五年內成為凈資產達百億元的全國知名文化藝術企業(yè),建立一個符合世界文化藝術市場規(guī)則的交流、交易平臺和公開透明公正的交易體系,讓中國的文化藝術產業(yè)真正走向世界。
大咖藝術館,明晰一二級市場功能定位
長期以來,國內的一級市場不繁榮,因為管理不當、資金匱乏等原因造成的功能退化,從而導致作為二級市場的拍賣行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著一級市場的作用,模糊了市場界限。
現在,有強大的資本注入文化藝術投資機構,能夠增強一級市場的實力,強化一級市場發(fā)揮挖掘和培養(yǎng)藝術人才的功能,促進一二級市場的良性互動和功能的明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