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收藏界,古樸厚重的古瓷器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相對于古瓷而言,現代陶瓷作為嶄新的投資收藏門類,以其獨特的工藝,強烈的時代性、獨創性、學術性以及視覺沖擊力征服了藏家。雖然現代藝術陶瓷的收藏投資市場剛剛起步,價位偏低,未來升值空間較大,但是現代瓷器在我們青城收藏品市場并不受藏友追捧。其實作為一個瓷器收藏投資者來說,眼光別老盯著古瓷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不同時期瓷器的不同精彩。
青城藏界:偏愛古瓷
在呼和浩特,高古瓷器的店鋪有很多,但是在我市的大漠古玩城、五塔寺古玩城、大召九久街等幾處古玩市場,呼和浩特記者走尋一圈也沒有找到專門經營當代瓷器的店鋪。“這個絕對是老瓷器,您不用擔心走眼,有款!”“您這有現代瓷器嗎?”“現代瓷器?現代瓷器有什么收藏價值,賣現代瓷器不值當。”在與幾家店鋪老板咨詢后,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發現,現代瓷器在我們呼和浩特收藏市場并不受重視,不僅如此似乎還很受“歧視”。
在已舉辦的多次呼和浩特晚報收藏品鑒會中,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發現,過來參加品鑒會活動的部分瓷器收藏愛好者,只要聽到品鑒專家說自己收藏的瓷器為古瓷器,即使收藏價值不是很高,也會很高興,因為收藏的寶貝畢竟是老物件??墒墙涍^辨別后,如果品鑒專家斷定收藏愛好者收藏的寶貝是現代瓷器,藏友就很是惋惜。
對于這個現象,我市資深收藏家郭力先生介紹,自古以來“厚古薄今”的傳統觀念影響著收藏愛好者,也影響著我市的整個收藏品市場,我們呼和浩特不同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地域特點、歷史文化等影響,雖然我市收藏圈內也不乏瓷器收藏大家,但相比其他城市要少很多,而且在瓷器收藏的認識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古瓷收藏:門檻頗高
45歲的唐先生是一個瓷器收藏愛好者,大漠古玩城、五塔寺古玩城、大召九久街等我市的幾處古玩市場經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據他介紹,現在瓷器收藏隊伍越來越大,收藏對象也越來越多,過去不怎么值錢的普通北方窯口,這幾年被炒了起來,連瓷片都有人收藏,更別說元青花了。一些官窯出的舊瓷片,在藏家眼里都是寶。
“古瓷器收藏確實很上癮,我們國家的瓷器把玩欣賞起來確實很有意思,別說一個完整的瓷器,就是在一片古瓷片上,你都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唐先生告訴呼和浩特晚報記者,“曾經有一個哥窯的殘品,當時一個朋友入手的時候不到4萬元,不到兩年,以8萬元賣給我,沒過多久我就把這個殘品出手到外地,身價一下到了20萬元,所以玩古瓷器玩的就是刺激和心跳。”唐先生介紹他接觸古瓷收藏已經15年了。曾經因為古瓷器吃過虧,也因為古瓷器有過大豐收,這么多年過去,盡管獲利頗豐,但還是需要提醒剛入門的投資者,“古瓷器市場上仿品太多,對真品沖擊很大。這個市場很殘酷,誰都有走眼的時候,他見過買到贗品后傾家蕩產的,入場前先問自己是不是有這個承受能力。因為古瓷器收藏的門檻就很高。”
民國瓷器:青城回溫
在中國瓷器悠久的歷史中,現代瓷器、民國時期瓷器相對其他年代瓷器屢拍高價,價格一直處于低洼地帶。在清三代瓷器、高古瓷器被拍出天價后,民國瓷器有了翻身的跡象。“1912年到1949年制作的瓷器,稱為民國瓷器,民國瓷器最大的特點就是仿古,今年的漲幅在20%左右。”我市資深瓷器收藏愛好者郭力介紹。
因為民國瓷器的收藏一直處于低洼,就算民國瓷器造型精美、燒制技術也比較先進,在瓷器市場,多年以前也一直處于不被看好的狀態,在瓷器收藏界,不少民國時期燒制的瓷器甚至被認為是清代的官窯瓷器,就算藏家們能收到較為完整、精美的東西,但是價格太低,往年民國瓷器只是拍賣會上的附庸品,沒想到最近也成為各大拍賣會的主角之一,民國瓷器一度以高達20%的漲幅在飆升。“不管是唐宋時期的高古瓷器還是元明清三代的瓷器,在中國整個瓷器收藏熱的大背景下,瓷器的價格一直處于高升的狀態。這些動態在刺激著收藏者的眼球,民國瓷器雖然有明清瓷器的風韻,而價格卻處在洼地??墒敲髑宕善鞯膬r格飛漲,必然會給民國瓷器的價格上升創造條件,因此國民瓷器會受到收藏者青睞只是時間的問題。瓷器易碎難保存,因此在瓷器界,歷史悠久者其價值也相對珍貴,價格自然偏高,民國瓷器雖然在這方面沒有優勢,但是當現代新瓷精品也被收藏者關注以后,相對有著歷史條件的民國瓷器相應的經濟價值,也必然會被人們發現。”對于民國瓷器價格漲勢現狀的原因郭力分析道。
“瓷器作為中國主流藏品之一,價格一直很高,隨著藝術品收藏市場的升溫,民國瓷器的收藏也開始發生變化,我們青城的收藏家們對民國瓷的認識也在逐步加深,早年收藏到民國瓷器的藏家也必將會受益。”郭力介紹。
現代瓷器:前景向好
“瓷器收藏很有意思,欣賞的不僅是一件藝術品,還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如果只把眼光放在古瓷器上,那么所得未必會讓你滿意,但是如果可以換個角度去欣賞把玩,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喜歡瓷器收藏,就一定是要買古董嗎?現代瓷器難道就沒有收藏價值嗎?過往的歷史告訴我們,成功的藝術品收藏往往是從冷門起步的。”我市收藏愛好者李海龍表示,“如果把一筆準備買古董的錢投入到當代陶瓷工藝美術品上,不僅物品真假沒有問題,而且大師作品的藝術價值與收藏潛力也都非常好,這就是收藏視點轉移的可靠依據。對于當代藝術陶瓷來說,收藏僅僅是剛剛拉開序幕而已,這個市場的潛力遠沒有被挖掘出來。”
李海龍介紹,“從我們國家整個收藏品市場的大背景來看,近年來中國現當代藝術陶瓷已經成為收藏市場的新寵,不管是2007年以123.2萬元創造了當時中國當代藝術陶瓷的拍賣紀錄,還是在2009年景德鎮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上,中國首席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的‘黃山四千仞’瓷板畫以680萬元落槌,成為當時公開拍賣活動中,成交價格最高的當代陶瓷藝術品。又或者是2010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的‘三顧茅廬’以1300萬人民幣的天價成交,把中國現當代藝術陶瓷拉進‘千萬時代’。通過以上數據足以證明現當代陶瓷藝術品的熱度。近些年各大拍賣行都拋出陶瓷工藝品,得到了國內收藏界積極、正面的響應,專家普遍認為:將陶瓷名家作品等當代工藝品引入大型拍賣會的成功,為當代陶瓷工藝品特別是陶瓷工藝大師的精品指引了未來的市場定位。這些動態也告訴了我們,如果想要收藏現代瓷器用來作為投資,那么最好是要盯住大師級的作品。”
“‘厚古薄今’的觀念在中國根深蒂固,所以在這樣傳統的收藏概念中,如果一件瓷器是現當代制作的,無論它多么完美也幾乎不會被人收藏。近年來,隨著民間收藏和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沉寂已久的工藝美術行業萌發出了新的生命力。所做出來的現代瓷器不管是在工藝手段、題材選擇,還是精細程度上都突破了前人。”內蒙古觀賞石根雕盆景藝術委員會主任梁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