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原始青釉弦紋罐 商
青瓷,是中國人的在瓷器探索中,創造的一個偉大的品種。從商周時期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鐎(jiáo)斗 戰國
在這些早期青瓷作品中,制瓷者用今人看來稚拙的工藝,表達著對“青”的認知。是先人以沉靜的內心,開拓了青瓷的繁星之路。

原始瓷青釉水波紋蓋鼎 戰國
到了東漢時期,對釉料的精煉以及龍窯的出現,讓青瓷工藝出現了重大突破,這一時期的青瓷,顏色飽滿,略微閃光。

青釉刻紋鏤空瓷簋 東漢
“青色是一個主觀的顏色,不是客觀的顏色。當看到綠色的時候,才知道一個客觀色。”——馬未都《瓷之色》
先人主觀創造青色的過程,歷盡千年變遷,唐代時,已經初具南北之分。

青釉硯臺 唐
此時的瓷器,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雖然北方同樣燒造些許青瓷,但北方窯口對于青色的理解卻不夠細膩。
到北方青瓷能夠在市場上和南方青瓷“分庭抗禮”,則是宋代。

越窯青釉直頸瓶 唐
因書畫皇帝宋徽宗的一夢南柯,汝窯誕生了,自宋以來,汝窯用它沉靜、典雅的青色,吸引無數藏家紛至沓來。
此時的南方,龍泉青瓷的創燒,成為了南方青瓷的代表。

汝窯盤 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宋
宋代,人們追求美物的境界登峰造極,人們的風物閑美,細細品味著每一縷紋飾,每一塊開片,每一道色彩。
而耀州窯和越窯也帶著自己對青色的理解,進入了青瓷追求的渦流之中。

越窯青釉瓜棱執壺 宋

耀州窯青釉盤口瓶 宋
如果說汝窯是一位穿衣考究,莊重典雅的貴婦,那耀州窯就是一位深沉穩重,大氣粗獷的漢子。
在陜北秦地的秦腔高歌中,重新定義了“青瓷”的審美。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宋

耀州窯青釉刻花蓮花紋雙耳瓶 宋
在現代社會的步伐中,你是否愿意放慢自己的節奏,去感受這充滿生命力的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