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種意見則認為,民國瓷器胎骨較粗,民窯產品較多,與歷代瓷器相比較仍然差距很大。由于民國瓷器大多是仿制前朝的器形,在制作工藝上并沒有太多的獨特創新,因此民國瓷器總的工藝水平不是很高。
市場追捧氣氛漸熱
往年,民國瓷器只是拍賣會上的附庸品,如今卻成為各大拍賣會的主角之一,據初步統計,近五年來,民國瓷器每年的整體漲幅達到了20%。
民國瓷器受追捧,緣于幾個因素。一是唐宋高古瓷和元明清瓷器價格高飆,動輒千萬上億,讓收藏者力有不逮。相比之下,民國瓷器有明清瓷器之風韻,而價格卻處在洼地。而且,明清瓷器的價格飛漲,實際上給民國瓷器的價格上升拓展了空間,因此受到收藏者青睞。二是收藏者對時間概念的理解不同以往。由于瓷器易碎難保存,因此在瓷器界,歷史悠久者其價值也相對珍貴,價格自然偏高。民國瓷器距今不遠,以往一直被認為欠缺時間價值。但如今新瓷精品也被收藏者攬入懷抱,況且短則也有60余年長則百年的民國瓷?更何況,老瓷也由新瓷來,現在的新瓷幾十年后就是老瓷了,自然會產生相應的經濟價值。正因為如此,一些有遠見、有眼力、有耐心的收藏家早在幾年前就不動聲色地將一般人視作 “雜貨”的民國瓷器精品納入囊中,等待其 “一朝成名天下知”。
這一天果真到來。 2007年,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中,所推出的60余件民國瓷器拍賣前的估價多為幾萬元,但最終的成交價都在十多萬元至數十萬元。一件汪野亭創作于1930年的繪粉彩山水方筆筒,其估價僅為3.5萬元,最終成交價竟達25.3萬元,較估價高出了7倍多。同年,在北京翰海迎春拍賣會上,一對民國粉彩百花不露地開光花鳥紋天球瓶,也拍得了22.55萬元。專家介紹,一些民國精品瓷器的拍賣價格已經超過了不少明清瓷器。蘇富比拍賣行在紐約舉行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原先估價在800美元-1200美元的 “霽藍描金開光粉彩花鳥暗刻松石綠釉如意雙耳尊民國粉彩雙耳尊”瓷器在中國買家的競相舉牌之下,最終以1800.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18億元)的高價落槌,成交價是估價的2.25萬倍。這個價位讓收藏界嘩然。盡管業內人士表示這“僅僅是個案”,但民國瓷器良好的投資前景還是可見一斑。
專家認為,盡管近年來民國瓷器價格出現了加速上漲,但與唐、宋高古瓷以及元明清三朝的瓷器相比,民國瓷器整體仍然處于較低的價位,未來其升值潛力不可低估,值得收藏投資者去挖掘。專家提醒,收藏民國瓷器還是頗有講究的,應該走精品路線,其中應特別注意 “江西瓷業公司”出品。它的前身是明清御場窯,有深厚的工藝技術基礎,因此燒造的瓷器均有相當高的水準,民間戲稱其為:“蔣介石官窯”。 目前在拍賣會上成交的高價瓷器,多以粉彩、琺瑯彩等瓷器為主,而且器型以瓶、碗、瓷板畫居多,其內容題材大多數以山水、花鳥、人物為主。專家建議說,民國瓷器中的仿古瓷、總統瓷、名家藝術瓷存世量稀少,且價格不菲,相比之下民用嫁妝瓷則存世較多,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像瓶子、碗、盆、糖罐、茶葉罐等等,這類嫁妝瓷和仿古瓷、總統瓷、名家藝術瓷相比,價值雖然不是很高,但從長遠看仍具一定升值空間,對于普通的藏友來說,投資購買這些價格不高的瓷器投入成本不多,未來則有一定的回報,堪稱是一個風險較小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