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先漲后穩,仍有潛力
熱度指數:8
銅鏡可謂是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品之一,它有著四千多年的實用史,精美的紋飾和鑄造工藝代表了中國古代冶金工藝的最高水平。近年來,銅鏡的價值也逐漸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2011年,也是銅鏡市場值得紀念的一年。
國內銅鏡專拍始于2004年,中國嘉德首次推出140多面銅鏡全部以高于預期的價格順利成交,這也開起了國內藏家對銅鏡市場的廣泛關注。到2010年,國內拍賣公司有多場銅鏡拍賣推出,其中中國嘉德在秋拍中推出的唐代“海獸葡萄鏡”以341.6萬元的價格創造了思源堂唐鏡拍賣的新紀錄。同年,“練形神治”瑞獸團花鏡也以324.8萬元的高價成交。對于一直處于低谷的銅鏡市場來講,這樣的價格就已經是爆冷了。
而到了2011年,中國古代銅鏡的市場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5月12日,中國嘉德2011春季郵品錢幣銅鏡拍賣會開槌。在這次的拍賣中,一面“明逾滿月”跑獸鏡經過數輪激烈的競價最終以897萬元成交,創出銅鏡拍賣的新紀錄,另一面“仙騎紋菱花鏡”拍出874萬元,讓不少藏家慨嘆。這次拍賣共有20余件銅鏡以超過百萬的價格成交,并且嘉德兩個銅鏡專場的成交量分別達到72.44%和97.96%,銅鏡市場可謂是全面開花。
與此相呼應的是民間銅鏡收藏的火熱,以資深藏家為主的民間銅鏡收藏市場十分活躍。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銅鏡的價格比上一年整體上漲了一倍左右,而2010年更是比2009年上漲超過50%,到了2011年,銅鏡精品更是繼續著上漲的勢頭,中低檔的銅鏡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年代、紋飾、品相等條件都完好的銅鏡備受藏家追捧。
在銅鏡市場日益繁榮的時候,不少拍賣公司在今年秋天都推出了銅鏡專場拍賣。處于國內第一陣容的北京保利和北京翰海都在秋拍首次推出了銅鏡專場,最終北京保利銅鏡專場收獲4487萬元,并且一件“四乳 神獸鏡”以908.5萬元的價格拔得頭籌,另外“淮南起照”神獸鏡和“青羊”半圓方枚鏡分別以563.5萬元和515.5萬元成交。北京翰海銅鏡專場收獲2431.77萬元,成交率超過60%。而銅鏡拍賣的先驅中國嘉德“絕照攬心——德惠堂及海外銅鏡”專場則收獲了3501.41萬元,成交率為71.67%與春拍基本持平,多件銅鏡拍品價格超過百萬元。
如今,精品銅鏡的價格保持在百萬元的水平,雖然受到秋拍價格整體下滑的影響,銅鏡拍賣的行情略有下滑,但是幅度不大,整體保持穩定。
前景指數:8
作為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國古代藝術品,銅鏡的價格還未被充分認可,銅鏡精品的價格仍處于洼地,與明清文物相比還有較大的升值空間,市場產生泡沫的成分有限。近年來,銅鏡的整體價格呈現漲勢,此次秋拍或將放緩銅鏡市場的發展步伐,促進銅鏡市場的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