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彩,即廣州彩瓷,又稱“廣州織金彩瓷”,即利用各種顏色和金邊在白瓷器上進行勾、描、填,產生金碧輝煌的效果,是廣州獨具特色的彩瓷品種。廣彩出現于明末清初,至今有30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外貿貨”。當時,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想要從陶瓷工藝聞名于世的中國訂制瓷器,而廣州是唯一的通商口岸,并且有一班能工巧匠,所以王公貴族們把訂單、設計圖案送到廣州,再由廣州本地的工匠為他們制作工藝陶瓷和日用陶瓷,因此不少廣彩的圖案都有“洋氣”。
據悉,這個階段制作的廣彩多流存在歐洲國家的王宮和博物館中,只有小部分出現在國際拍賣會上。而國內的清代廣彩存量不大,且少有精品,大部分存在部分博物館和收藏家手中,廣州的幾大博物館、文物總店均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