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十五大街古玩城舉辦免費鑒寶活動,現場十分火爆,12天來,吸引了超過2000名市民帶著寶貝前來求鑒定。昨日的活動迎來高潮,一對島城夫婦攜20件藏品前來鑒寶。藏品全被專家認定為真品,價值不菲。雖然偶有真品出現,但鑒寶10多天來,市民拿來的藏品還是贗品多真品少,多數都是從市場買來的仿制品。
不到兩周 兩千市民亮“寶貝”
昨天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延安路十五大街古玩城內。四五十名市民手里拿著各式各樣的“寶貝”,排隊等候入場。據了解,此次鑒寶活動于12月1日至15日每天上午9時30分到11時30分舉行,共邀請了4位從事多年古玩研究的專家為市民鑒寶,鑒寶種類包括瓷器、雜項、青銅器、字畫等。 “第一天就有100多人拿著寶貝來,這幾天參加的人越來越多,每天都有200多人,圍觀的群眾更多。 ”古玩城鑒寶活動負責人介紹,活動開始12天,共吸引了至少2000名市民帶著 “寶貝”前來參加,藏品至少有3000件。
破塑料袋 裝著百萬珍貴藏品
昨日上午10時,年過五旬的孟先生和妻子來到現場,手中還拿著好幾個不起眼的塑料袋。孟先生打開一個大塑料袋,從里面取出一個鞋盒,拿出了兩件瓷器。一件是表面發白的筆筒,一件是身形小巧的花瓶。從事了25年古玩研究的瓷器專家畢文德立刻瞪大了眼睛,拿起兩件瓷器,掏出放大鏡仔細觀察起來。 “這兩個東西可不一般啊,應該是民國時期名氣頗大的珠山八友的瓷器。 ”畢文德觀察了半天,確定這兩件瓷器是真品無疑,而且保守估價每件10多萬元,引來圍觀的群眾一陣驚呼。
就在大家以為孟先生夫婦的藏品鑒別結束時,兩人又陸續拿出了楊子玉的明朝腰帶、祖輩的印章、附著珍貴紫檀木的筆山、乾隆時期的文房用品等。幾位專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經過鑒別,孟先生攜帶的近20件藏品都是真的,而且其中的筆山和印章等藏品價值很高,連專家都不敢輕易估價。孟先生介紹,他的爺爺是做生意的,家中十分富有,積攢了很多藏品。在文革期間,大多數藏品都被毀了,只剩下現在的20多件藏品。昨天拿來的藏品是他擁有的藏品中的大部分?,F場專家估計,孟先生拿來的藏品總價至少在100萬元以上。
精美盒子 拿出書畫竟是假貨
昨日,市民郭女士帶著自己家珍藏了20年的書畫前來鑒寶。只見她小心翼翼地從一個做工精良的盒子中拿出了一幅書畫,又輕輕地展開??吹贸鰜磉@是一件書法作品??闪钊顺泽@的是,還沒等郭女士把藏品全部展開,專家高振洪就說:“你這個不能算是寶貝,只是個印刷品。你看看,字跡旁邊根本沒有毛筆書寫的重疊印兒,應該是二三十年前的印刷品,可能被人給做舊了,所以顯得像書法作品。 ”聽了專家的話,郭女士呆了半天沒說出話。
“真寶貝”難得八成字畫是贗品
據介紹,鑒寶現場的藏品不少,可“真寶貝”只占了一小部分。尤其是字畫作品,贗品占了八成以上。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部分市民帶來的瓷器看起來都比較精致,年代也比較久遠,可收藏價值卻不高。畢文德說:“市民拿過來的不少瓷器看起來確實比較精美,也比較好看,但不是咱們中國的古董,多是一些洋瓷器。這些洋瓷器大部分來自日本,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來自歐洲國家。在我鑒定的所有瓷器當中,有近三成是洋瓷器,價值都比較低。”(劉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