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某大學講師葛先生來電稱,最近一年,自己投入10多萬元收藏了一些
古玩,想找專家鑒定一下真假。記者隨后幫其聯系了三位考古專家。經專家鑒
定,葛先生高價買來的“瓷器”全部為贗品。
專家:
4件瓷器全是贗品
昨日10時許,在河北省民俗博物館后院一間辦公室里,葛先生小心翼翼地
打開一只用棉布包裹的紙箱,雙手顫抖著打開5層的棉布包裹后,一只青花瓷
碗首先映入眼簾,只見碗邊有青色環狀圖案,碗底是一只清代圖鶴。省文物局
專家孫晶昌及其邀請來的3位考古專家簡單地掃了一眼后,彼此對視了一下
說:“贗品!”
葛先生又拿出第二件——六角形單色釉筆洗,洗底有火石紅和一條草龍。專
家看后表示也是贗品。葛先生又滿懷信心地拿出一只類似酒瓶子的瓷器,專家
用手輕輕一拿,立刻否定了其是真品。并解釋說,那是模坯,用漿灌出來的,
所以很輕。
聽著專家的鑒定結論,葛先生的額頭不停冒汗。紙箱的最里面,是一尊瓷
獅子。葛先生說,這是一個家境困難的老頭賣給他爺爺的,其中還有一些曲折
的故事。專家鑒別后還是給予了否定。之后,葛先生又拿出一些珠鏈,專家鑒
定后說,均是假的。只有一些雞血石、和田玉等是真的,但也均是質地粗糙、
價值幾元、十幾元的物件。
葛先生:
一年投入十余萬
一年前,葛先生迷上了古玩收藏。之后,每到周末他都會泡在幾個古玩市
場。平日工作間隙,也會早晚兩次到古玩市場轉轉。
據葛先生介紹,一年來,他不應酬、不賭錢,自己和妻子的全部收入十余
萬元,都投入到了古玩收藏上。“本想低價買進,將來能高價賣出,大賺一
筆,沒想到買來的竟都是贗品!看來,這個行當的學問真是太深了!”
提醒:
古玩收藏有風險
省文物局專家孫晶昌表示,古玩收藏與任何投資一樣存在著風險,需謹
慎。另外,投資或收藏古玩,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知識:1.切忌貪婪,貪圖價格
便宜,存有撿漏心理。2.多參觀博物館和古玩市場,多看些正規收藏資料書,
多看多學,少問少買。3.從小件的低價錢的藏品入手,或買些標本學習研究,
逐漸提高自身的鑒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