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鑒寶專家手發抖 1對瓷碗值千萬






[日期:2010-05-09]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席秦嶺、攝影劉陳平 [字體: ]

  展示這對碗時,見慣了寶貝的王曉斌竟然有些“怯場”了:他拿碗的左手,一直在不由自主地抖動。他估計,這對瓷碗最保守的估價在800萬元到1000萬元人民幣之間。
  琺瑯彩、描金、牡丹花鳥圖……昨日,在武侯祠大街238號,一對康熙年間的宮廷瓷碗與成都市民見面。這對碗,是美籍華人李先生,4年前花高價從美國科學家手中購得。

  經全國權威文物鑒定專家王曉斌初評,這對碗最保守的價格在800萬元至1000萬元人民幣之間。

  稀罕鑒定專家的手抖了

  “很稀罕!”王曉斌手持放大鏡,對準一只瓷器碗。研究了10多分鐘后,發出這聲感嘆。

  讓他發出感嘆的,是一對瓷器碗。它很薄很輕,潔白的底,透出亮亮的光澤。碗面上,繪著一叢咖啡色牡丹,一只小鳥站在枝頭張嘴鳴叫。圖案旁邊,“王孫老去尚風流……”的詩句書寫得蒼勁流暢。

  碗底和碗口,印上去的描金花紋透出碗的貴氣。碗底,“康熙御制”4個大字道出它的出處——來自宮廷。展示這對碗時,見慣了寶貝的王曉斌竟然有些“怯場”了:他拿碗的左手,一直在不由自主地抖動。王曉斌說,根據鑒定,這對瓷碗燒制于康熙鼎盛時期,出自御窖廠,做工之精細堪稱當時一絕。

  當年,宮廷燒制多少瓷器,都有嚴格的計劃和規定。

  瓷器最大的特點是易碎,因此能完整保留下來實屬不易。在古代,只有皇帝賞賜、大臣和宮廷人員私自帶出或者戰爭,才可能讓宮廷的物品流到民間。因此,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宮廷瓷器并不多見。這對瓷碗精湛的做工,透露出當時社會的繁榮與穩定,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價值。

  他估計,這對瓷碗最保守的估價在800萬元到1000萬元人民幣之間。雍正時期的一對碗,在香港曾拍賣出2億元的天價。

  神秘碗主人一直沒露面

  這么值錢,碗的主人是誰?它從何而來?

  在現場,兩名男子成了碗主人的代言人。他們都很低調,連自己姓甚名誰也不透露。

  一名30多歲的男子說,這對碗的主人姓李,是名科學家,今年快60歲了,家鄉在中國臺灣,長期在美國搞人類抗衰老方面的研究。

  4年前,李先生受邀到美國一名科學家的家里作客。在那里,他看到了這對碗,并了解到,這對碗是那名科學家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至于碗的來歷,對方也說不清楚。

  “當時,老師就提出要買這對碗。”這名男子說,那名美國科學家很不舍,但基于雙方多年的友誼,最終還是以不菲的價格割愛與李先生。

  近日,一位成都朋友告訴李先生,幾位重量級鑒寶大師來到成都。趁此機會,李先生委托他的學生將其從中國臺灣帶到成都。路上,男子一直把碗抱在懷里。

  這名男子說,李先生愛好收藏,家里有不少寶貝。這次,他代表李先生到成都,還有一個目的,希望為這對碗尋個家。“我們不會賣給收藏家或私人,如果國家博物館有這方面的需求,我們才會考慮。”

  說完這番話,男子小心翼翼地把碗放回紙盒。

  亮相源于民間賽寶大會

  成都歷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吳丹說,這對碗寶貝能有幸與大家見面,源于今年5月份啟動的民間賽寶大會。賽寶大會,意在讓民間收藏家秀出寶貝,由權威鑒定專家免費鑒定。

  幾天前,她先接到了李先生學生的電話,說他手上有寶貝,想參加這個活動。

  隨后,對方傳來了瓷碗的照片。經過初評,專家認為這對碗比較有價值,對方這才從中國臺灣攜寶飛來成都。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