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夜光杯上的文章《說撿漏》,第二天我就撿了個漏。
說來有趣,星期六是上海老街藏寶樓四樓冷攤集市的日子,我是必去的,可以解悶又可以會會熟人。那天我還是老時間到的,與往常一樣同熟人打打招呼,碰上熟悉的攤主還會向我推薦他帶來的寶貝,看有什么我喜歡的給他開開張。有時價(jià)錢便宜看得過去就給他們開開張,我自己也過過癮,這不過是買一時之快而已,連養(yǎng)正兄在藏寶樓見了我也會開玩笑地問我今天還沒開張啊?!因?yàn)轲B(yǎng)正兄星期六也是必到的,他喜歡文房,有時會買舊的端硯、澄泥硯、筆架、墨床什么的。他比我理性,不像我什么都喜好。前幾星期養(yǎng)正兄看中一方瓷硯,小長方形,四周白釉,硯池露胎,水池中畫有青花小魚一條,很舊氣,當(dāng)為明末清初之物,但因價(jià)格沒談妥沒成交。隔了一周那攤位沒擺,他又惦念著那方瓷硯,我對他說這攤主是相對固定的,下星期肯定來。果然過了一星期來了,那方小瓷硯還在,養(yǎng)正兄又過去上手摸摸。等他走過來我看他還是沒買。就是這么有趣,沒看見要惦念,見到了又不買,這玩意兒還不能勸,必須自己做主。
我照樣兜了一圈,沒什么東西叫我,就看見一方舊端石硯板還算惹眼,但我對端硯的興趣已不如早些年了,看后就過了。正準(zhǔn)備走了,養(yǎng)正兄來了,叫住我劈頭就問:今天買到什么了?我說什么也沒買。他說沒有東西叫你啊?!被他一問我倒記起那塊硯板來了。我說有塊硯板還有一眼。于是我們倆又去那個攤,養(yǎng)正上手看了,很重的一塊端硯板,手感細(xì)膩,可惜沒開硯池,一問價(jià)要1500元,他沒答理,我倆就走了過去。我問養(yǎng)正為什么不要?他說是一塊硯板,只好看不能用。我說看的比用的有價(jià)值,價(jià)錢好還他的嘛。他說現(xiàn)在端硯看漲了,還不了多少。我說你不去我去了哦?!
我們又去到硯板前,我蹲下一上手很重,有油污看不清,我翻來覆去仔細(xì)看了是塊端石,手感似小兒肌膚,斷為上品。攤主見我又來看就說價(jià)錢好還的,問我?guī)讉€錢要?我說400元。他說600元。我說400你賣我就買,不賣就算,這么重我是花錢找罪受。攤主見我這么說就賣給我了。我說給我包得好一點(diǎn)。付完錢一拎塑料袋差點(diǎn)兒掉底兒,我只能兜底抱著,這才感到真沉,真是花錢找罪受。我對養(yǎng)正說我不陪你了,我得先把它放上自行車斗里,不然拿不動了。
回家后我用洗潔精把它的油污洗去,露出了真面目。只見硯板周身紫青花,有火奈,有魚腦,只差金銀線了,尺碼又大,30厘米長,20厘米寬,5厘米厚,方方正正,這下?lián)炻┝耍覔炝藗€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