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燒制成功的元青花釉里紅高足杯
筆者藏有一件高足杯,整器通高10.3厘米,直徑10.3厘米,足長5.6厘米,足徑4.2厘米。杯底淺,口沿外翻,呈圓柱形。底足外撇,中空,砂底,用 60倍放大鏡觀察,可見到瓷化程度好。
器形外表釉面氣泡細小,越靠近青花紋飾的地方氣泡逐漸增多增大。外觀呈淺黃色,類似于德化窯明代豬油白瓷色澤,但胎體透光性較差。
這件高足杯杯足光素無紋,杯身外面分為主題紋飾和輔助紋飾,中間用兩條弦紋隔開。主題紋飾畫有人物、動物和花草樹木,畫面飽滿,內容豐富。人物、動物和樹干的紋飾呈黑褐色。但用60倍放大鏡觀察卻顯綠色調,花草和樹葉紋飾則顯淡藍色。輔助紋飾是由六片淡藍色變形蓮瓣紋組成,中間畫有火焰紋,大蓮瓣紋之間夾著小蓮瓣紋。杯子內側面有兩條淺浮雕龍和兩顆火珠,形成一幅雙龍戲珠圖案。龍的紋飾為小頭、細頸的三爪龍。龍爪賁張,矯健有力,呈騰云駕霧狀,顯示出龍的雄健威猛之態。杯內底繪有人物、花草、樹木,大部分紋飾呈黑褐色,只有樹葉顯淺藍色。畫面人物雖小,卻栩栩如生。
該器無論造型、胎釉、制作工藝或畫面裝飾風格均體現元代制瓷特征。盡管當時工匠的本意是想燒制青花釉里紅,然而,它并沒有顯現出釉里紅的效果,其關鍵在于入窯燒制氣氛控制得不好,沒有完成還原焰的燒成。只有在高溫還原氣氛焰條件下,氧化銅描繪的紋飾才能顯現出紅色調。相反,它是采用氧化焰燒成,使得用氧化銅描繪的紋飾顯現出黑褐色。采用氧化鈷描繪的紋飾呈現藍色調,之所以發色淺淡是因為采用國產氧化鈷所致。因此,可以說這是一件沒有燒制成功的元青花釉里紅高足杯。
上述觀點對否,筆者期望與讀者共同探討,以期得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