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陶
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30多年來癡迷收藏,錢幣、名酒、郵票……在他的收藏中,彩陶是他的最愛。幾十年來,他花費了大半積蓄,換來200余件大大小小的陶器。據他介紹,他的彩陶藏品中,既有太平鼓的前身陶鼓,也有距今約5500年的馬廠類彩陶人紋單耳壺。如今,他心里一直惦記著兩件事,辦一個自己的彩陶展;將自己多年來的收藏心血展出在甘肅專門的彩陶博物館中。
家中眾多彩陶堪稱小博物館
昨日,西部商報記者采訪了這位“收藏大王”宋實。據宋先生介紹,他是蘭州人,一直喜歡收藏,30多年的時間里,他先后收藏了約200件彩陶藝術品。在宋先生的帶領下,西部商報記者走進了他的彩陶藏品室,在這間房子里,擠滿了大大小小的陶罐,彩陶罐大的像米缸,小的像酒杯。這些陶罐包括彩陶酒器、彩陶壺、彩陶碗、彩陶盤、彩陶鴿……據宋先生介紹:這些彩陶罐都是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古董,距今都有5000年到3000年不等的歷史。
半數藏品都經過專門鑒定
“收藏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在收藏的過程中,我把好的留下來,將一般的彩陶藏品出手,經過大浪淘沙般的積淀,目前手里的都算得上是精品。”據宋先生介紹,他收藏中約有一半都專門進行過鑒定并且有鑒定書,其他的收藏品都是經過眾多彩陶行家檢驗過的。
宋先生饒有興致地向記者介紹了幾件特別的彩陶。太平鼓的前身陶鼓,這件高約30厘米的陶器很像縮微版的太平鼓,兩頭大中間細,在鼓的一面有專門用來穿帶子的環,在兩邊的邊緣,全部有突起的頭。宋先生介紹,兩邊蒙上動物的皮,凸起的地方就是用來固定的。另一件樂器陶鈴,是一個類似于圓球狀的陶器,一頭是長長的手柄,上面有環形的黑色花紋,陶器底色為褐紅色,搖動陶器,里面會發出沉悶的響聲。在眾多藏品中,他收藏的最有價值的要數距今約5500年的馬廠類彩陶人紋單耳壺。
為收藏半夜露宿野外
“為了收集這些彩陶,還真花了不少心血,吃了很多苦。”據宋實講述,1997的一天晚上9點左右,為了一件彩陶,他深夜驅車趕往紅古區去收購,可是到地方后,卻發現那是一件贗品,他只得敗興而歸。可是在回家的路上車又壞了,當時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他只得在路上等了一夜。直到天亮后,他才找了一家農機修理店,勉強修好車后回到了家中。
希望藏品進入博物館
“我收藏的彩陶,它們最終的歸宿是歷史博物館,它們屬于全人類。我就想把自己的心血,可以放在甘肅專門的彩陶博物館里展出。”目前,他將準備一個小型個人彩陶展,讓喜歡彩陶的人可以近距離觀賞,同時希望在即將建成的彩陶博物館里,為民間收藏家開辟一處展示的區域用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