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明明是一條龍,但龍頭上畫的是一個披頭散發的人臉,看上去比較兇。這是明朝崇禎年間燒制的,意思是,大明王朝要滅亡了,所以,那時候燒的龍都比較怪異……”68歲的曹宏德是個古瓷迷,他把收藏的瓷片設計了一個小屏風,閑下來的時候,就研究這些古瓷片上的秘密。
小獅子圖案遇水成“活”
專家:那是因為水讓釉變透明了
68歲的曹宏德從小就喜歡收藏,現在比較癡迷古瓷片,家里收藏的古瓷片還不少。這些古瓷片都是2005年,在中華門外一家工地上撿來的。回到家,他發現這些瓷片很有意思,上面寫了“福”“貴”“善”等字,其中一個瓷片,內側是一只小獅子在玩球,外側則有“大明嘉靖年制”字樣。小獅子玩球的圖案很不清晰,不過用水一澆,過了一會兒,小獅子就“活”了過來。大眼睛的小獅子胸前掛著一個小鈴鐺,側著身體,看著旁邊的小球……這太神奇了,為什么水一澆,圖案就清晰了?
江蘇省古陶瓷研究會副會長周道祥仔仔細細看了這瓷片。他說,雖然碗底有大明嘉靖年制的字樣,但這個瓷片并不是嘉靖時候的景德鎮御窯燒制的,而是清代康熙年間仿制的。而澆水后圖案變清晰,原理很簡單:所有瓷器的花紋都在釉層下,這個瓷片上的釉比較厚,澆水后,釉變得透明,釉層下的紋飾就變得清晰生動起來。
瓷片上沈萬三在看書?
專家:那只是高士圖,無關沈萬三
眾多的瓷片中,讓曹宏德最得意的是一個有中年男子肖像的瓷片。瓷片的內側,一個穿著寬袍大袖的瘦削男子,倚靠在亭子的欄桿上,梳著高高翹起的發髻,手里拿著一本書,正在看書呢。瓷片的外側則是“萬三福攸同”字樣。“那個看書的男人應該就是明朝大富豪沈萬三了。你看,后面寫得清清楚楚,有‘萬三’倆字,不是沈萬三,是誰?”
那個在看書的人真的是沈萬三?看了圖片,周道祥另有說法,他說那不是沈萬三,而是一個高士圖,并不特別指代某一個人。“碗底的字其實是個吉祥款,是‘萬福攸同’,明朝中晚期的時候比較流行。但由于是民窯燒制的,窯工們不識字,于是在寫字的時候出現了小插曲。”周道祥說,窯工因為不識字,就依葫蘆畫瓢,但畫的時候,多一筆少一筆也沒數,就照自己的意愿畫,于是出現了“萬三福攸同”的現象。
怪龍暗諷明朝要亡?
專家:其實那是一條螭龍
要不是仔細看,你根本看不出來是一條龍。正中間,一個大眼睛大嘴巴男子披散著頭發,所有的頭發像被大風刮過一樣,一根根整齊地向后飄起。腦袋下面,則是張牙舞爪的龍身,感覺正在飛翔一樣,頭頂還有片片云朵。
瓷片上這樣的圖案是什么意思?曹宏德說,民間流傳,在明朝末期大家感覺大明王朝要結束了,于是畫這種披頭散發或者是缺胳膊斷腿的龍,來暗諷明朝即將結束。
“明代晚期,國家戰亂不堪,這讓民間瓷器燒制亂了章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怪圖。”周道祥說,這個碗底的圖案畫的就是一條螭龍。在明朝中晚期,大家都把螭龍畫成這種形象,這是一個時代畫風的見證,不是暗諷。至于螭龍,有人說它是龍九子的二兒子,有人說它是水精可以防火,放在屋頂上可以防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