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魯塞爾博覽會

香港荷李活道
歐洲藝術基金會3月16日發布最新年度報告稱:“中國已超越美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與古董市場,結束了美國數十年來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迅速發展,得益于快速成長中的買家群體。伴隨中國經濟的迅速騰飛,中國億萬富豪數量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開始追求精神享受,而新財富群體不僅將藝術品視為投資多樣化的新途徑,更作為國際商業交往中顯示身份的手段。最近兩年,這批新貴收藏家正成為一股日益強大的力量,在全球購買中國藝術品乃至西方藝術品。2010年,一位中國買家在倫敦郊外毫無名氣的Bainbridges拍賣公司的小型拍賣會上,以5.5億元競得一件乾隆琺瑯彩轉心瓶,震驚世界,“中國買家”被迅速放大,國內外媒體開始關注這個特殊的中國收藏群體。“中國買家”在海外的購買以及“天價”行為也被迅速放大,見諸報端。如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只要有中國藝術品的地方,就有中國人的身影。
時至今日,中國買家已被視為藝術品及拍賣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客戶群體,佳士得拍賣行在紐約和倫敦均任命了中國代表,邦瀚斯等拍賣行也在中國設立辦事處,香港蘇富比2011年秋拍加大在大陸的巡展范圍和宣傳力度,2012年的紐約亞洲藝術周也增加了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的數量,世界最著名的古董藝術博覽會TEFAF,雖然還沒有中國經銷商參展,但是越來越多的參展商開始關注中國藝術品與古董,由中國收藏家組成的“淘寶團”也奔赴荷蘭,與國際藏家進行交流。
新貴收藏家的迅速崛起,國內藝術品市場已經不能滿足其收藏或投資需求,越來越多的買家開始關注海外市場,“海外淘寶”漸成收藏風尚。中國買家在海外淘寶主要有三種途徑:古董博覽會,古董店、古董市集和拍賣行。
海外淘寶之博覽會篇
布魯塞爾博覽會
一年當中,幾乎每個月都有博覽會開幕,一年一度的藝術博覽會、兩年一度的雙年展等等絡繹不絕,世界著名藝術博覽會有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威尼斯雙年展、英國倫敦的Frieze藝術博覽會以及美國紐約的軍火庫Amory Show等,這些博覽會以當代藝術為主,主營古董的博覽會相對較少。
世界最著名、最高端的古董博覽會當屬每年三月份舉辦的“馬斯特里赫特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成立25年來,主要以經營西方油畫、雕塑、珠寶等為主,中國藝術品相對很少,中國買家顯有參與,早在2009年,保利藝術博物館就曾在馬斯特里赫特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回購一件康熙粉彩瓷。最近兩年,中國的買家開始關注這個世界級的古董博覽會,TEFAF主席Ben Jason在接受雅昌藝術網采訪時表示:“去年我們迎來了第一批成組的中國收藏家,他們關注的不僅僅是中國藝術品,也會看19世紀的雕塑和日本的藝術品。”
相對于荷蘭馬斯特里赫古董博覽會而言,荷蘭最重要的國家性藝術博覽會——PAN阿姆斯特丹藝術古董博覽會(PAN Amsterdam)雖知名度略遜,卻也呈現出其于傳統和創新之中獨具特色的博覽會規劃。阿姆斯特丹藝術古董博覽會展出的藝術品從繪畫、攝影、雕塑、裝置、首飾、古器物到家具設計,價格從幾百歐元到幾百萬歐元不等,即便不以收藏為目標的參觀者,也可以置身藝術海洋之中談古論今。
荷蘭的古董很多,博覽會期間,到古董街或跳騷市場尋寶,或到阿姆斯特丹、海牙等大都市的古董街漫游,也會別有一番樂趣。
意大利佛羅倫薩國際古董博覽會也是世界著名博覽會之一,創辦于1959年,每兩年舉辦一次。在展覽舉辦初期,由于政府、軍界、貴族和電影界名流的出席,人們也改變了對古董商的看法,他們從古舊玩意兒的發現者,變成了對在時光中流變的藝術形式和色彩的精致鑒賞家。而真正吸引展商以及古董收藏者不斷前往佛羅倫薩古董博覽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展覽會的機制和自律精神,展會稱“所有作品的來源都有準確著錄”。早些年,博覽會以文藝復興、18世紀威尼斯和18世紀法國家具為主;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藏家開始到國際著名博覽會開眼,接觸國際古董商,佛羅倫薩古董博覽會也會遇到部分中國古董,也不失為淘寶的好地方。
布魯塞爾古董藝術博覽會(THE BRUSSELS ANTIQUES & FINE ARTS FAIR)每年一屆,一月底舉辦,為期十天,如今已經舉辦了56屆,每屆約百余家來自不同國家的參展商參展,作品包括非洲藝術、東方藝術、陶器和瓷器、現代繪畫、雕塑、古籍、當代油畫、攝影等。
如果是就近淘寶,每年一度的香港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FINE ART ASIA)是個不錯的選擇,現已被公認為全亞洲最頂尖的古玩及現當代藝術品博覽會,目前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其創辦人黑國強是黑氏古玩業的第二代掌舵人。博覽會展品不僅包括中國古代玉器、瓷器、古典家具、金銀器,還包括亞洲和西方優秀的印象派,現當代藝術品。
此外,香港還有一個著名的古董博覽會,及著名藝術品經紀人翟建民主辦的定位中高端中國古董的博覽會AIAA,經過六年的發展,AIAA已經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古董及藝術品交易平臺之一,參展商涵括日本、澳大利亞、英國、荷蘭、新加坡、泰國、德國、瑞士、美國、中國內地、臺灣、香港等文博機構、古董經營商。其中不乏國內知名博物館,還有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拍賣巨頭。展覽以經營中高端中國古董為主,書畫、瓷器、玉器、著名牙雕等等,門類齊全,價格適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優勢,絕對是淘寶的好去處,第七屆亞洲國際藝術古董展將于2012年5月25-27日舉辦。
海外淘寶之拍賣篇
拍賣會是收藏者必去的地方,國際知名拍賣行包括英國的佳士得、蘇富比、邦瀚斯、德國納高等更加不可錯過。
佳士得和蘇富比創立至今的歷史都超過200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品拍賣行,拍品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珍罕藝術品、名表、珠寶首飾、汽車和名酒等精品,每年在全球10多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地點定期舉行拍賣會,包括香港、美國、新加坡、澳洲、法國、意大利、荷蘭及瑞士等地。
邦瀚斯拍賣行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及規模龐大的拍賣行之一,創立于1793年,該拍賣行設有57個分類的專研珍藏部門,遍布全球25個國家,專業搜尋及評鑒各國各門類的珍藏。
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以及中國買家的成長,這些世界頂尖拍賣行都將中國藝術品作為壓軸拍品,部分拍賣行還專門設置“中國主題拍賣會”,以滿足越來越多中國買家的需求。并在香港設立分部,每年舉辦拍賣會,并特地到北京、上海舉行預展。
除世界頂尖拍賣會的春、秋大拍,歐美藝術品市場每年一度的交易盛會——紐約亞洲藝術周(每年3月中旬舉辦)絕對不可錯過。屆時全球著名私人藝術品經銷商、公私博物館等文化機構以及世界著名拍賣行都將參與其中,藝術周的主要內容包括藝術品展覽、銷售和藝術品拍賣。
參加交易的中國藝術品主要側重古代藝術品,如陶瓷、銅器、金銀器、佛教藝術品、文芳珍玩等。目前正在進行的2012紐約亞洲藝術周,拍賣活動以佳士得、蘇富比、邦瀚斯的紐約春季拍賣會為主,尤其佳士得、蘇富比上拍的中國藝術品規模最大,兩家公司的此季拍賣會也是今年全球范圍內率先開槌的中國藝術品大型拍賣會,行情走向將直接影響全球中國藝術品的未來交易,中國拍賣公司、古董商歷年均將其結果視為調整業務發展方向的關鍵性依據。今年的紐約亞洲藝術周,為吸引中國買家的參與,增加中國藝術品尤其是中國書畫的數量,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蘇富比推出的齊白石的水墨《松鷹圖》,估價120至150美元。
此外如法國德魯奧(Derout)國家藝術品拍賣行、阿爾居里亞爾(Artcurial)拍賣行、德國納高(Nagel)都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品拍賣行。
部分地方性的拍賣行偶爾也會有中國藝術品拍賣,近幾年中國買家在海外拍場創造的紀錄大多出現在這樣的拍賣行,因為不大成規模,想要去淘寶,需要經常關注其網站發布的相關信息。如果想撿漏,定要有雙“火眼金睛”以及莫大的魄力。
海外淘寶之古董店鋪、集市篇
香港
香港既是鏈接內地與海外的一個紐帶,也是中國藝術品交易的重要舞臺。在全球華人社會里,香港的民間收藏可謂是最豐富的。去到香港,不得不去的即是著名的荷里活道古董街,此外摩羅上街和樂古道也是香港著名的兩大古董街。
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早辟建的街道,也是世界各地古董收藏家和愛好者搜尋心愛古物的必游之地,其名并非來自美國洛杉磯的影城“荷里活”,而是因當年長滿冬青樹(HOLLYWOOD)而得名,中文譯為荷李活道。
在這條古老的街道,高低錯落、參差不齊地理環境集中了近百家古董商店,種類繁多,陶瓷、玉器、石雕、牙雕、銅器、銀器、漆器、家具、字畫、古籍等無所不有。這里的商家與內地和國外藝術品市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內地大家名家的遺作、嶄露頭角的中青年書畫作品、作坊的行活這里有,國外的油畫、古董、文玩這里也有。價格自然比內地要貴,但比拍賣會和歐美市場又便宜不少。
香港是購物的天堂,同時也是贗品的高危地帶。在這里需要有足夠的鑒賞力,夠細心,說不定會在某個小店撿個大漏。
香港的摩羅街分上下兩段,其中摩羅上街也是一條出名的古董街,狹窄的街巷開設了幾十家古董店,出售的古玩有玉器、陶瓷、金石書畫、佛造像、金銀器、漆器、木器等,還有些零零碎碎的西洋小玩意;在荷李活道與皇后大道中的樂古道,也是一條古董街,開辟于上世紀70年代,現存的幾十家古董店鋪,以出售中國古代文物為主,包括高古陶瓷及古代石雕等。
另外,在港島跑馬地、皇后大道東和中、港島東太古城、九龍尖沙咀也有零散的一些古董店、畫廊,經營的古物良莠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