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靖江57歲的“酒瓶迷”徐燦金,到當地有關部門登記,要將家中收藏的近4萬塊瓷片中的精品,無償捐獻給在建的靖江博物館。
元代釉里紅玉壺春瓶殘件色澤迷人,明成化碗盞碎片清新淡雅,元青花梅瓶口殘器流光溢彩……上世紀九十年代,徐燦金開始收藏各式酒瓶。其精品有“神舟1-6號”酒壺,時尚的“SOD”洋酒瓶,漂亮的德化窯水立方白酒瓶。
在他收藏的酒瓶中,瓷類是他的最愛。起初,徐燦金對瓷了解得并不多。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他開始研究收藏的瓷片后,不想上了癮。
1997年,靖江原實驗小學舊址搬遷,徐燦金在一片廢墟里尋寶,撿回了大量瓷片,回家后仔細粘合,將瓷片還原成了“瓷碗”。日積月累,徐燦金現已收藏各類不同時期瓷片近4萬片,它們被分門別類,擺放在一只只精巧的木盒內,上面罩著玻璃擋板。
“每一塊瓷片都是一個標本。”徐燦金每次得到瓷片,就忙著辨認它的年代。時間一久,他還摸索出一套識別方法:先摸胎質,再觀釉色,最后用顯微鏡細細研究殘片上的氣泡顆粒。
4萬塊瓷片,徐燦金舍不得賣。他認為,每個瓷片都是不同年代歷史文化、工藝水平的體現,它有助于研究靖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