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維德在北京期間學習、研究和鑒藏中國古陶瓷的同時,還非常重視中國古文獻的研讀,他收集、研讀了《格古要論》、《長物志》、《天工開物》、《陶說》等與陶瓷有關的中國古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在以后他將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的兩個不同版本全部翻譯為英文,使西方學者第一次見識這部中國博物名著的全貌。他翻譯出版的這本《中國鑒定學:格古要論》,一直是西方收藏中國古玩的權威教科書。



1941年12月,大維德前往印度取道中國上海,而此時上海已經淪陷,大維德被日本兵逮捕,關押了9個月,患上了導致他晚年全身癱瘓的疾病(肌肉萎縮癥),這也是他1964年去世的主要病因。



大維德收藏的來歷和藏品品質
大維德收藏的中國瓷器一共是1400余件,即使與國際著名的博物館相比,聽上去這1400件數量上不是很多,但是大維德收藏的絕大多數是藝術珍寶,為中國歷代官窯的精品以及帶有重要款式的學術標準器。世界收藏界有四個共識:1.世界上收藏宋代汝窯最好的博物館是臺北故宮,大維德個人收藏的汝窯排第二;2.世界上收藏琺瑯彩瓷器最好的博物館也是臺北故宮,大維德個人收藏也是排第二;3.世界上有5個收藏中國最好的明代瓷器的地方,大維德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唯一個人的收藏,另外四家單位分別是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大英博物館和土耳其托布卡普宮;4.元代青花瓷器是中國瓷器名品中的大名品,而公認的元代青花標準器就是由大維德個人收藏的“至正十一年(1351)青花云龍象耳瓶”,學術界稱之為“大維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