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下旬,來自倫敦的世界知名中國藝術品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卡納齊先生與觀復博物館館長、中國知名的文化學者馬未都先生,于在建中的上海中心,舉行了一場關于“藝術品鑒賞與收藏”的巔峰對話。

中國藝術品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卡納齊
今年已76歲高齡的朱塞佩·埃斯卡納齊,經手的中國古董多達5000余件,是很多“天價”神話的締造者。數十年來,埃斯卡納齊在國際文物市場持續活躍,出手不凡。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他于2005年7月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以折合人民幣2.3億元的價格拍得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圖大罐”,創下當時中國文物的世界紀錄,至今仍是中國陶瓷的最高價。
埃斯卡納齊與馬未都,一位是西方收藏中國藝術品的巨頭,另一位則是東方鑒賞中國藝術品的權威。此次對話,他們圍繞中國藝術品鑒賞與收藏的一系列熱點話題進行交流與碰撞,剖析他們各自對于學習、鑒賞藝術品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
埃斯卡納齊(以下簡稱“埃”):我只是做古董買賣,自己并不收藏,因為那樣會對我的客戶不公平——我會把好東西留在自己手上。

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
馬未都(以下簡稱“馬”):這就是專業、職業操守,人之所以偉大,就是有操守。不像我,老喜歡把好東西留下,把差的賣給人家(笑)。我做收藏40年了,其實很多東西我當年也不是買的,是人家死活要塞給我的,我現在很怕見到他們的后代。好了,我不能再多說了。
埃:知識很重要,一輩子也學不完,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多看真的、好的東西,主要是在博物館。
馬:他講的是格言,我說的是土話。關于學習,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多,我就見過著名學者晚年鑒定犯錯的事。所以我一旦開始覺得自己老糊涂了,就不再幫人鑒定了。但問題是,我能不能發覺自己變糊涂呢?(笑)
埃:剛才馬先生講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現在的狀態下,連博物館都要謹慎挑選東西。
馬:原來我認為收藏是少數人的事,可是央視報道中國有8000萬人在搞收藏,后來我就上《百家講壇》去講收藏。今天的全民收藏,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推廣了傳統文化,讓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發生興趣。
埃:藝術市場并沒有限制參與的人數,但問題是現在有些人買藝術品,不為收藏,完全為了投資。近20年,藝術品開始變成一種“貨幣”,這種觀念不正確,買藝術品一定要自己喜愛,還有責任傳遞給你的下一代。
馬:現在的藝術市場跟股市很像,很多人不是因為喜愛才買。股市里,很多人買這家公司股票,并不是喜歡這家公司,甚至最好自己拋掉后,這家公司出問題大跌他才高興。希望每個人都冷靜思考,掙錢是種樂趣,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樂趣。
埃:買的藝術品升值了,大家會高興,但如果不漲,甚至跌了,也不會給你負面影響,因為它依然美麗。
馬:這就是文化的本質,古董比股市好,至少它不會像股市那么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