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的八項“傻瓜法則” 瞄準最貴物品下手
[日期:2010-03-14] |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 |
[字體:大 中 小]
|
都說投資收藏最好懂得藝術品,但事實上藝術品學問浩如煙海,誰也不可能窮盡了學問之后再下手,多半是邊下水邊學游泳,因為大多數人在進入藝術品領域之前已經有了一些投資經驗,為了資金安全高效,多半會自己琢磨一些“傻瓜法則”來應對繁復且真假摻雜的藝術品海洋。
第一、爭奪圖錄的封面一位成立時間長達15年的北京某拍賣公司老總對筆者透露,很多客戶并沒有時間去參研拍品,甚至連專業的顧問也不見得有,但他就是認準了每次大型拍賣會的圖錄封面、封底來買。畢竟,拍賣圖錄封面封底基本上都是拍賣公司本場最看好、最有價值的品種,所以每次大型拍賣封面、封底作品大多以高倍數成交,當然,也誕生了一些拍賣公司放多件拍品在圖錄封面的無奈之舉。
第二、買最貴的法人股大王劉益謙深諳此道,他參加拍賣會往往瞄準了最貴的東西下手,在他看來,大家爭搶的一定最好,有投資價值。
第三、買名家收藏過的名家本身具有較高鑒賞能力,當年能集中到名家手中的也大多是好東西,因此名家藏品往往價值更高。
近年拍場上,著名藏家和名家的藏品專場大受歡迎,常出現百分之百的成交率,比如王世襄、袁荃猷的儷松居長物,尤倫斯夫婦藏品、陸儼少文房用品等專場。
第四、整體收購著名藏家全部藏品著名藏家的后人為了分配財產,往往會選擇整體出讓祖輩藏品,對大資金來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臺灣富豪林百里整體收購程琦家藏,確立了他中國書畫大藏家地位。
第五、讓行家變成你的經紀人業內行家當然能讓你的收藏風險減到最小,但他們也容易跟你搶東西,為此不妨出點傭金,請他代為收購以他自己的財力收不起的好東西,這樣既滿足了行家的虛榮心,不懂行的大買家略加點小錢也得到了巨大的機會。
第六、跟定著名機構做著名藝術品經營機構的VIP,這樣的機構本身就是對藝術品長期升值的保證,它選擇的VIP也都是對藝術品長期推廣有著重要幫助的客戶,大家抱團,往往獲得共贏。
第七、買多次著錄過的作品被著錄是一件藝術品所獲得的榮譽,榮譽越多,當然價值越高。但著錄得是著名出版社出版,出版越早越好。
第八、注意第一次出現的專場大拍賣公司往往會細分出一些小類型藝術品的拍賣專場,往往是做足了準備推出的,失敗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一旦成功,意味著該類型藝術品的二級市場行情正式確立。比如西泠曾推出的印章、硯臺、雕塑專場,中國嘉德的紅色經典、當代陶瓷專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