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袁江斌) “年前經常出現在深圳街頭的‘景德鎮瓷’又來了,還說賣的是‘收藏精品’,騙人的吧?”昨天,讀者報料稱坂田街頭又冒出“景德鎮瓷”,記者采訪發現這些號稱“收藏精品”的瓷器大都產地不明,而業內人士則稱這些所謂的“收藏精品”是沒有任何收藏價值的。
證書竟出現“作者間介”
昨天下午,記者根據讀者反映來到坂田街道二號路,“景德鎮瓷”就是這里進行擺賣。現場幾名中年男子正在“布展”,看得出他們是剛剛來到這里。
現場擺出的瓷器品種挺豐富,瓷瓶、瓷畫、茶具等等一應俱全,一眼望去,色彩斑斕。記者問了一下,這些瓷器價格不貴,茶具之類的也就100元到300元,貴的主要是一些大瓷瓶,一兩千元一個。
現場吸引了不少中老年圍觀者,但大家也多是問問價,半天沒見人買。有人還價,不過攤主稱這么便宜的實價,沒得還了。
據擺攤的幾名男子稱,他們都來自江西,這些瓷器都來自景德鎮,他們將打出的大橫幅也標明是“景德鎮瓷器”。至于出自景德鎮哪家廠,這些男子就語焉不詳了,籠統而言“都是廠家直銷的”。
現場散落著不少收藏證書似乎要為這些瓷器正名,記者翻開看看,這些證書大都印有瓷器作者介紹和作者印鑒,但連個鑒定機構都沒有。讓記者大跌眼鏡的,其中一本收藏證書竟然把“作者簡介”印成了“作者間介”。
“收藏精品”粗制濫造
據了解,這種“景德鎮瓷”在深圳街頭常年都能看見,春節后則尤其多見。那么其所售瓷器質量如何呢?記者昨天就此采訪了一位瓷器產銷的業內人士。據該人士介紹,這種街邊叫賣瓷器的很常見,從業人員確實大都來自江西,瓷器也都來自江西,但倒不一定來自景德鎮,就算來自景德鎮也不是正規專業廠家,基本都是來自小瓷窯。
“這些瓷器一眼就能看出來都是粗制濫造的。真正有收藏價值的瓷器不是幾百元或千把元能買到的。”據這位人士稱,他也曾經看過這種瓷器,很明顯瓷面顆粒多見,釉面下還有污點,色彩也不均勻,不僅達不到收藏水準,甚至都稱不上是合格的日用瓷器,“這些攤檔附送的‘收藏證書’其實也沒有任何價值,都是印刷品,隨便可以印一大堆”。該人士稱,花點小錢買個這種瓷器也無傷大雅,但如果花得錢多了或者想收藏就沒必要了。
這些瓷器的安全性又如何呢?據該人士介紹,經燒制的瓷器就算原料、手工都很低劣,但也沒有明顯依據證明其對人體有害,但出于安全考慮,最好不要購買此類餐具和茶具。
昨天采訪中,也有現場群眾認為這種低劣瓷器街邊公開擺賣有損消費者權益,職能部門應予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