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榮靠國泰民安
文化繁榮,要靠國泰民安。我年輕時,干過很重的體力活,自己能把自己累得吃不下飯,等著開飯的工夫就睡著了,人不累到疲憊是不可能昏睡過去的,就跟死了一樣,屋里開著燈也不知道,人家在你耳朵邊敲個鑼也聽不見,我們那時拎著耳朵都不理解:現在怎么有個聲音就睡不著呢。
改革開放30年,大家都看得到的成績,是生活確實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很多景象一去不返,在20年前,它們還隨處可見,比如到菜市場,人們搶著買小個兒的魚,因為大的不好吃,今天已經沒有誰為這么小的經濟利益去爭了。
我年輕時,在工廠待過,老師傅們月底都靠借錢度日,發工資第一件事是互相還錢,今天這種情況很少見。今天社會還有很多讓人不滿意的地方,每天看媒體,能看到許多不愉快的事,那些事兒雖然與我無關,但也很生氣。希望全民族能一起努力,讓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也希望這個時代能畫出新的《清明上河圖》來。
社會現象是配套的
收藏是個很特殊的行業,有些人跟我說,你們的行業很壞,我說為什么壞,他說凈賣假的。
牛奶也有假的,油也有假的,肉也有假的,藥也有假的,這么多商品都有假的時候,你指望古董都是真的,現實嗎?有點不現實。
社會現象是配套而來的,你今天買一個古董你覺得假了很冤,其實你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假的,你都不一定知道。比如我懷疑吃過地溝油,我老在餐館里吃飯,小餐館也吃,備不住就有。我最好也別知道,知道自己還惡心。是這樣的吧?
古董是個極為特殊的行業,鑒定難度比較大,沒有一家拍賣行能保證自己的東西全真,此外做假歷史很長,有的古董可能是清朝做的假,明朝也可以做宋朝的假,這些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
專家很多不靠譜
今天做假,很多東西專家也認為是真的,為什么呢,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確實是技術不行,看走了眼,還有一種呢,吃了人家的飯,拿了個小紅包,我們沒辦法回避道德的崩潰。在任何時代,這種道德崩潰,尤其是知識分子道德崩潰的時候,是社會最受傷害的時候。
國際拍賣行有慣例,比如蘇富比、佳士得,兩家公認的專家如果認為是假的,那么我就退貨,但是要有書面的說明。這種退貨不止一次,而是多次。所以它們很尊重買家權利。
前幾年,蘇富比拍過一個古董,那個東西我一看就說要小心,可能作偽,東西賣掉后,意見紛紜,蘇富比就派他們的專家,就是他們的陶瓷第一把交椅、已去世的湯姆森先生,他認定是造假,結果蘇富比二話沒說,直接退貨退錢,自己承擔損失,回頭再和委托方打官司。
今天我們國內的拍賣行還做不到這一點,許多案子往往不了了之。
畫家不要判斷自己作品
我在各種場合說過,活著的畫家盡量回避對自己作品做出直接判斷。為什么呢?畫的真偽,在你們家時你自己說了算,就算撕了也沒人管,流向社會,畫家的話已經作為參考,但到了司法訴訟中,畫家要回避,西方都是嚴格遵守這個制度的。打個簡單的比方,你是一個法醫,你不能為自己家發生的兇殺案勘察現場,這是制度。我們很多畫家不同意這個說法,覺得我怎么不能說?我就能說,這畫明擺著不是我畫的,為什么不能說?關鍵在于,有的畫家,就算是自己畫的,他也不承認。
我看過一個訴訟,畫家找了個小秘,他畫一張,小秘留一張,老婆知道后,擰著畫家的耳朵就回家了。可一想,把那么多財產留給小秘,心里不高興,怎么辦?就又擰著畫家另外的耳朵,讓他說,那些畫都是假的。
這說明一個問題,任何人在壓力下都可能說瞎話,所以司法采取簡單的回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