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拍賣的種類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書畫,到后來的瓷器、紫砂、明清家具,越來越多的藝術品走上了拍場,人們的選擇也越來越豐富。而版畫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卻未來引起足夠的重視,可以說是人們遺忘的一個角落。而2010年,應天齊的《宏村系列》版畫卻突破了百萬大關,而其他名家的版畫作品也逐漸為藏家們所認可。版畫收藏是否迎來了久違的春天了呢?記者連線版畫創作與研究的一線畫家——國家版畫院副院長代大權,請他談談當今版畫的收藏。
版畫市場逐漸升溫
對于風生水起的版畫市場,代大權表示版畫目前的走勢是逐漸升溫的,雖然還沒有真正迎來市場的繁榮,但是擁有這種傾向。原因是事物都發展都有一個歷史周期,到今天為止,中國目前有一個很好的市場背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提升、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版畫的購買也不會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以前大部分人收藏藝術品是為了炒作、增值,現在有更多的人除了炒作和增值之外又有了審美,例如自己家里懸掛的需要,這是版畫開始被更多的人所關注的原因。
好看的版畫更受歡迎
什么樣的版畫才是受歡迎的呢?代大權認為就是好看不好看的問題,對于大眾來說,有一些講究學術性的版畫,有一些講究歷史的版畫都不一定適合大眾的審美,大眾的審美目的很簡單,就是以好看不好看為標準。不管是什么版種,不管是木板、石板、銅板,還是怎樣一種版種,它只要好看就是第一原則。然后在大家對著版畫有更深的一步了解之后慢慢區分出來有的人偏愛木板,有的人偏愛銅板,有的人偏愛石板,會出現這種偏愛,現在目前來說大家連版種都還分不清的情況下好看還是第一主要的。
版畫家應保持個人特色不跟風市場
對于有些藝術家跟風市場,放棄自己的特色創作一些受市場歡迎的畫作。代大權否定了這種做法,他認為依據藝術家個人性格的特點,形成了他自己對版畫的一種認識,他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特點,也就是他不會輕易改變作品的自有特性,因為改變了這種個性特征就失去了它的價值,不管是喜歡什么題材的創作也好,不管是喜歡學術性的創作題材也好,不管是審美的題材也好,每個版畫家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他不應該輕易的因為市場的原因而改變。
防貶值在于藝術家的自律
對于版畫因其可重復印刷難以保證作品品質的問題,代大權解釋說,其實有的版種,比如說絕版的,弄一遍少一遍,最后全部刻完之后這個版就不存在了,因此絕版是可以保證市場的。但是其它的版種,按照以前的規則有畫家簽售的藝術,10張也好,50張也好,這個數字都會是對畫家的一種制約,如果藝術家不遵守自己簽售的數字,市場上就不會被認可。另外中國美協在上個月專門召開了一個關于版畫自律的研討會,就是準備出臺一個版畫家自己形成的自律條約,可以說中國美協牽頭的這次會議就是來監督版畫復制的問題。而版畫自律問題也被代大權認為是影響版畫藝術發展和市場升值的一個重要原因。
版畫藝術應該走出去引進來
深圳觀瀾版畫原創基地是我國唯一一個專門從事版畫創作、研討和市場化的地方,而簽約藝術家三分之二為外籍藝術家的情況在國內藝術圈內也不多見。對此代大權認為,其基地的產生對中國版畫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它有國內唯一的版畫雙年展以及相應的研討會議。它的意義關鍵在于它把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建設當成了己任。版畫界就應當引入國外的版畫家,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當代版畫也要讓國內的人知道國外版畫是什么樣子,也就是版畫走出去、引進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