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2.2億元天價的“漢代玉凳”竟然是贗品的消息傳出后,再一次引起了社會公眾對收藏市場的廣泛關注。在愛好讓位于投資的現實面前,收藏市場熱鬧繁華的背后,卻是亂象叢生,贗品橫行,讓不少剛剛涉足這一市場的新手屢屢中招,上當受騙。在蘭州收藏市場,從去年到今年,至少增加了三家專業的古玩城,業內也是越來越繁榮,但存在的問題和亂象已嚴重影響到這一市場的健康發展。
投資潮涌動收藏市場
3月3日上午,漫天飛舞的春雪,讓周末繁華熱鬧的蘭州隍廟、金城古玩城及周邊地攤藏品市場的擺攤者和顧客少了許多。
“今天的生意看來是做不成了。”一大早趕到隍廟擺攤的馬老板拎著行李箱無奈地說。
馬老板的行李箱不大,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玉器、銅器、陶瓷、錢幣。“就靠這個箱子里的東西吃飯呢。”在隍廟及金城古玩城周邊自然形成的收藏地攤市場,和馬老板一樣做收藏生意的人是越來越多。
這些人中間,既有白發蒼蒼的老者,也有十幾歲的年輕人,其中不少賣家是周末從臨夏、甘南、定西等地專程趕來的。在蘭州收藏市場上,這些大多是小打小鬧的普通賣家,也有個別專業店鋪的賣家周末擺攤。一些專業的賣家在金城古玩城和隍廟里擁有專門的鋪面。
記者看到,金城古玩城東面的壹佳古玩城正在試營業,幾名工人還在門口進行裝修后的收尾工作。
“從去年到今年,蘭州至少新開張了三家專業的古玩城,每個古玩城的鋪面基本上都是爆滿的。”金城古玩城一位玉石經銷商告訴記者,介入收藏市場的投資者現在越來越多,一些資本雄厚的投資者也開始涉足這一市場的某個領域。比如,四方拍賣公司去年上半年大張旗鼓地進軍玉器市場,全力打造“錦翠堂”品牌。
收藏市場上,除了傳統的字畫,錢幣、陶瓷、玉器、票證、像章、家具、連環畫、奇石等一些藏品由于保值增值的作用,讓眾多新介入這一市場的藏家青睞。收藏市場已經擺脫了傳統少數愛好者收藏的時代,步入了大眾收藏時代。
在蘭州隍廟長期從事連環畫收藏的李剛和唐志勇等人,從以前在隍廟擺地攤發展到擁有專門的鋪面,并發起成立了蘭州連環畫收藏聯誼協會,成為甘肅省第一家連環畫收藏機構。除了連環畫以外,其經營還涉及到電影海報、文革藏品、錢幣、郵票等領域。
蘭州一些藏家更是通過網絡與全國的藏友進行交流和交易。在業內人士看來,現在,蘭州收藏市場非常地活躍和繁榮,市場的繁榮讓一些藏品價格水漲船高,不斷攀升。
收藏市場贗品有多少
在收藏市場上,當投資占據了主導地位之后,其引發的一些問題和亂象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
“蘭州隍廟及其周邊的地攤市場上,90%以上的藏品都是贗品,充其量只是復制的工藝品,并不是貨真價實的藝術品。即便碰到一件真品,其價格也是市場價格的數倍。有的賣家的真品都是充門面的,并不出售。”一位業內人士說,購買藏品就是在考驗藏家的眼力和學識,有時同樣一件藏品,價格卻相差數倍。
在蘭州隍廟門口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用袋子裝著沾滿泥土的雕塑或者各種造型的古董兜售。只要具有相關領域普通的收藏知識,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還是有人屢屢上當受騙。蘭州市民高先生告訴記者,一次他在東方紅廣場主席臺旁邊看到一個穿著破爛的民工拿著兩個沾滿泥土的看不出材質的雕塑叫賣,稱是自己從建筑工地上挖出來的,兩個要價1000元。在撿漏心理的誘導下,他和另一個市民最終一人花了200元分別買走了這兩個雕塑?;氐郊疑暇W一查,卻發現網上類似的照片很多,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蘭州市民王永是一位書畫愛好者,對書畫有一定的鑒賞能力,收藏過程中也碰到過不少贗品。他說,市場上一些名家的字畫一看就是贗品,但還在大張旗鼓地出售。更有甚者,一些書畫名家認同自己弟子模仿自己的作品,以真品在市場上銷售。
甘肅省收藏協會有關人士說,收藏市場上的一些贗品,雖然看起來古色古香,但其實許多都是一些小作坊里批量生產出來的,本身的價值并不高。據悉,只要有收藏者的領域,都有贗品存在。
在收藏市場上,沒有人說自己賣的是贗品,也不會有人來打假。“收藏市場要打假,隍廟早就關門了。”唐志勇說。收藏市場交易具有私密性和隱蔽性,以及信息的不對稱性。一些買到贗品的買家只能自認眼力不夠,買賣雙方基本上是愿打愿挨。為了減少損失,只能伺機將自己手里的贗品轉讓給別人。
針對這一現象,金城古玩城一位店主認為,收藏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收藏的內涵在于玩味,玩味藏品的文化。對于進人這一行業的買家來說,不管是哪個領域的藏品,都要有相關的知識和文化作為支撐,買贗品交學費是許多藏家必不可少的一課。
應自我約束下理性發展
收藏市場作為文化產品市場的一部分,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買賣藏品就是在假惡丑中追求真善美。追求真偽是這個市場興盛的關鍵所在,不能用政府強有力的行政、司法打假手段介人市場,那樣,對市場帶來的影響和傷害更大。
收藏界有一句箴言叫“慧眼識寶”。甘肅省收藏協會有關人士明確表示,作為收藏者,千萬不能急功近利,要端正心態,摒棄撿漏和一夜暴富的思想,要善于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文化,在市場實踐中積累自己的經驗,辨明真假,真正做到量力而行。
蘭州玉文化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認為,收藏市場上的亂象需要業內人士理性看待,需要業內人士共同努力清除。應在收藏市場的各個領域內,打破對個人鑒定權威性的崇拜,建立獨立的專業鑒定機構,用機構來代替個別專業人士的鑒定。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的分析方法,結合相關專業人士的傳統經驗,由專業隊伍給出最終的鑒定結論,塑造鑒定機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做到依靠自身的力量來打擊贗品、凈化市場,從而最大限度地維護收藏市場消費者的權益。
除此之外,還應當建立對藏品價值的評估體系。打破“黃金有價、玉無價”等一些古玩藏品價無高低的市場傳統規則,從而做到真實地反映藏品的價格,建立起收藏市場的自我約束機制,促進市場的理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