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壽紋碗
古玩門診
古玩一:
這件藏品與魯迅博物館的一個大碗很相似。尺寸、大小都一樣,碗心、碗壁很接近。
魯迅是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還是一個文物收藏家,《魯迅日記》上記載他買過很多錢幣。這個碗中間有一個圈,圈是澀的而且沒有施釉,所以叫澀圈。碗燒造的時候是摞著一個一個地燒的,為了省錢,就在質量上打了折扣。碗如果沒施釉很不容易清潔,所以好碗里頭一定是有釉的。從這個角度判斷,這個碗屬于粗瓷大碗。青花的顏色是用一個橡皮戳子印的,上有兩個圖案,一個表示長壽,另一個寓意團壽,都是“壽”字。
這種帶有一點裝飾的粗瓷大碗是過去民間常用的,清代后期特別常見。以前我去陜北農村的時候還碰到過老鄉(xiāng)端著它吃面,就是這么大的碗。這個碗的年份與魯迅博物館里的相比,時間長不了多少。青花瓷從誕生以后就是中國陶瓷中的“領軍人物”,統(tǒng)治中國陶瓷幾百年,所以青花瓷對民間有很大的影響,這個就是北方人燒造的。瓷比較粗糙,不是一個正經(jīng)的窯口,不是景德鎮(zhèn)燒造的,所以感覺質量非常差,有點像陶土,但是瓷質尚可。
這是民間使用的大碗,魯迅博物館有一個,這兒有一個,估計這倆是一對。里面的圖形不是字,是“天書”,就是象征意義的戳子,是為了好看,也是為了區(qū)分。這件東西是有100多年歷史的粗瓷大碗。
古玩二:
犀角杯在明末清初非常流行。現(xiàn)在我們加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犀牛、大象等都是禁止獵殺的,所有新的犀角、象牙不僅禁止買賣,而且禁止攜帶。在全世界范圍內,買賣犀角或者象牙的交易都受到嚴格的限制。我去年在美國拍賣會上買了象牙文物,過了半年才運到中國,走完了全部的法律程序,花了很多錢,要求非常嚴格。
古人認為犀角是一味中藥,可以解毒,所以不管是用來盛酒還是盛水,古人都覺得喝下去對身體有好處,就做了很多犀角杯。
犀角杯各式各樣,有山子形的,有各種青銅器形的,更常見的就是這種玉蘭形的。這是一個玉蘭花瓣,碗心特別漂亮,全部表達出來了。底部做得也非常講究,凹進去的那一塊也是隨外形走的。上面這一層玉蘭雕得非常深,所有的翻轉都很清晰,藝術水平非常高。按照過去古董行里的一句話這就叫“真賽假”,就是這個東西太好了,看著都像假的。
這個犀角杯無疑是明末清初的,它跟一般的犀角杯相比有一點不同,顏色屬于比較淡的。動物跟人一樣是有差異性的,比如同為黃種人,皮膚的顏色也有很大的差別。黃種人里皮膚最黑的和皮膚最白的,有天壤之別。犀角也是這樣,大部分犀角的顏色都比這個要重一些,在自然光線下面看顏色還是非常溫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