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玩不打假,對錯憑眼力。這條古玩行流傳下來的潛規則,給了古玩騙子一個心安的借口。同時,他們也信心滿滿,因為祖師爺曾教導過:哪里有貪婪,哪里就有騙子的飯碗。忽一日,偶在墻角得一書《古玩騙術秘笈》,翻看一二,不知所云,不知所終。遂摘錄貼至此以饗網友,這拼湊之物少不得會讓大家貽笑大方,懇請實戰派藏家補充指正,也希望對新入手有些許警惕作用。
一、懂裝不懂——以弱取勝
此乃入門級之街頭騙術。對藏品描述時,一副我是農民我不懂的老實面孔,比如:明明寫有年款的祖傳瓷器,偏不識字,活生生等著您來撿漏;明明市面標價上千的東西,這里三五百可以成交。利令智昏之下,大有貪便宜的買家自投羅網。
二、每件藏品一定要有故事
每一個騙子一定是一個出色的故事家,這是騙子的基本功。從藏品來歷介紹起,不是老城拆遷、挖地種菜、刨土燒磚給挖出來的,就是家里祖傳多少代的。揮淚讓出原因不是家道中落急用錢、就是另有隱情賤賣給你撿漏。你如果要了解更多,大約可以聊上三天三兩宿。
三、掛羊頭賣狗肉——圖片戰術
這種騙術多適用網上。一種是以新仿或各類大家不了解的物品蒙混過關;又或者從網上盜取他人圖片,更又甚者,拿著館藏圖片叫囂,東西看上去沒問題,價值比較高,但實際沒貨;第三種是真假摻著賣,就看買家眼力如何了。
四、人情把戲——直匯坑爹
在網上交易中,很多相熟的買賣雙方會采取“無成本支付”這種直接匯款的交易方式,全程憑借個人信用在維系。這時,就有騙子鉆了空子采取“人情把戲”,先讓對方在一系列小額交易中嘗到減免成本的實惠,建立信任后碰上大額交易,款一收到立馬刪帖走人。消失在茫茫網海中。“先養豬,后殺豬”,大約就是這種玩人情把戲的伎倆。
五、人海戰術——馬甲互頂
馬甲分身術是線上騙子最常用的伎倆。通常會先把高仿東西發到論壇上來,然后其余幾個賬號一起評論。此物如何開門,漂亮,雅致。讓否?等羨慕與贊賞的話。剩下的事情就剩下您上當了。再或者高仿中參雜數件珍品,然后讓托兒用馬甲賬號將真東西便宜買走!然后馬甲再發帖告知此人多講信譽,發帖人再跟帖拍胸脯,如假包換。剩下那些高仿或者垃圾就等著眼拙的網友來“撿漏”了。
六、“貍貓換太子”——海外回流的火漆印
如今,市面上的海外回流文物宋元明清古陶瓷屢見不鮮。這中間:一為假古董,真回流、二為假古董,假回流、三為假古董,假出水。慣用招數一般是:先生產一批高仿品,然后做足海外尋寶、重大發現之類的文章,再將這些東西通過海關回國。藏品身上由此而被加蓋的海關火漆印,就成真正的回流文物了。
某師兄就是在一批據說來自海底打撈出土的青花瓷中,依據底足火漆印買了一件“回流品”,附贈的還有一張報紙,上面刊登有登載了關于“碗礁一號”被不法之徒盜撈大批瓷器的消息。店主曾悄悄地告訴朋友,這幾件瓷器中就有“碗礁一號”的貨。結果不久在網上發現,各地購買此贗品的不在少數,而那張報紙也是假的。
七、“暗度陳倉”——學術包裝
古玩騙子中有不少衣冠楚楚的“文化人”,他們儼然已經脫離了初級騙子的街頭氣質,打著文化的幌子,將自己包裝成“專家”。手中的藏品動輒“國內罕見、堪比國寶”,他們出書、辦展、研討會忙的不亦樂乎,而真正的目的無疑則是以學術的名義,將贗品暗渡陳倉給那些對藏品一知半解又迷信學術的“收藏新貴”。而這些新貴不久也醉心成為“國寶幫”。
八、“明詐明騙”——鑒定專家
比較起那些文化含量不高的伎倆,終會顯得鬼鬼祟祟、躲在暗處,而最 “光明磊落”的明詐明騙當屬那些把自己包裝成“鑒定專家”者,靠眼力吃飯的技術實戰派儼然比“文化人”更能忽悠初涉“收藏新貴”。Z君地產商,從媒體中認識了一位 “古玩鑒定專家”,在“專家”的幫助下,Z君買進了數件藏品。令人大喜過望的是,在買進的第二天,就有人登門出價為買價的數倍。經過一段時間“推心置腹”的交往之后,Z君虔誠地邀請其幫助收購古玩藝術品,投資額達上千萬。直到某天專家消失了,他請來博物館專家和資深藏家重新看貨,結果真品率不足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