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18萬元買來的“寶貝”,再想想兩種截然相反、又似乎都很權威的鑒定結論,吳女士茫然了。

圖為中國地大珠寶檢測中心的鑒定結論。
一位收藏愛好者花巨資購買的“雞血石”,一天之內遭遇冰火兩重天,一方是央視《尋寶》欄目邀請的國內鑒定專家,鑒定是假,一方為權威檢測機構——中國地大珠寶檢測中心,鑒定為真。兩方專家結論迥然不同,這讓這位收藏者和我等外行一臉茫然更感好奇。這方“雞血石”究竟是真是假,我們期待更多專家慧眼識石,讓其真相大白于天下。
有位資深收藏鑒定專家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95%的人花95%的錢買的是95%的贗品。”這話凸顯了收藏市場的亂相。所以,我們提醒收藏愛好者在這個圈子里淘寶,可要多個心眼,弄得雞飛蛋打就得不償失了。
本版文/記者 查鍇 張勇軍 實習生 王文娟
圖/記者 王翮 喻志勇
【送檢】 紅外光譜分析+多位鑒定師會商 地大專家說是真的
“18萬元買來的竟然是人造石?”吳女士越想越糾結。從節目錄制現場走出,吳女士頭腦一片空白。稍稍冷靜下來后,她撥通了丈夫的電話。當天下午,吳女士和丈夫便抱著這塊“雞血石”來到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
昨天,記者來到地大檢測中心,檢驗室主任狄敬如對這塊雞血石印象深刻,“我們確實給它做了檢測。”狄敬如從事珠寶鑒定20多年,擁有英國皇家寶石協會鉆石會員證書。
狄敬如介紹,判定一塊石頭是不是雞血石,不是石頭表面上有紅色的就是雞血石,而是要用儀器對它進行紅外光譜分析,來檢測它的成分。成分結果出來后,鑒定中心的多位鑒定師對結論進行了會商,最終一致確定這是雞血石真品。
雞血石中的“血”,其成分主要是辰砂、又稱硫化汞。血色以外的部分稱為“地子”,其成分為迪開石等粘土礦物。通過檢驗,送檢的這塊石頭中對應的部分均含有這兩種成分,符合雞血石的條件。
在中國地大(武漢)珠寶檢測中心開具的《珠寶玉石鑒定證書》上標明,檢驗結論是雞血石擺件,質量為9千克,形狀為花雕,顏色為紅-褐,內部特征為“血”成片或零星分布。
在檢測中心,狄敬如還向本報記者展示了兩件假雞血石。這兩件假雞血石其實都是石灰巖,硬度較高,石頭表面的紅色部分含鐵,較為黯淡,與吳女士的那塊雞血石相比,在外觀和手感上差別較大。狄敬如說,這兩件假雞血石也都是市民送來檢驗的,當他們得知是假的后,沒有拿走,直接丟在了檢測中心留做“反面教材”。
檢驗真假雞血石需要專業儀器設備,一般收藏愛好者沒有條件。那么,如何鑒別真假雞血石?狄敬如給出了兩點參考意見:首先,將石頭迎著光看,真雞血石的“血”部分有金屬光澤;其次,真的雞血石硬度不高,用小刀輕刮表面,能刮下白色粉末,假的雞血石不易刮下粉末。
【觀點】 文物鑒定專家提醒 收藏品市場魚龍混雜
“10天里,我看了3000多件藏品,真的只有260多件,比例還不到10%。”武漢收藏家聯誼會古玩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楊鮮參與了這次央視《尋寶·走進東西湖》活動的海選工作,提到當今的收藏品市場,他直嘆,“實在是魚龍混雜!”
對于吳女士送來的這塊雞血石,楊鮮記憶猶新,“這塊雞血石兩面都有‘血’,還不錯,就是‘地子’有雜質,在雞血石中屬于中等。”楊鮮當時推薦這塊雞血石上《尋寶》節目,讓央視請的專家再仔細看看。
楊鮮介紹,品評雞血石,首先就是“血”的紅色,以其鮮、凝、厚為佳。鮮者紅如淋漓之鮮血,凝者聚而不散,厚者有厚度有層次深透于石層中。其次看石頭的地張,所謂地張就是鮮紅色的硫化汞結晶在什么樣的石頭之上。雞血石的地張以純凈、半透明、無釘與血之鮮紅色彩交相輝映者,為上品。如果吳女士的這塊雞血石是真的,那么價值連城。
據媒體報道,2009年12月,上海破獲一起玉器盜竊案,一家古玩城價值30萬元的一枚雞血石印章失竊,被小偷以4000元賤賣。
由于近年雞血石身價暴漲,造假不少見。楊鮮介紹,雞血石硬度不高,完全有手段造假。比如,用玉石粉經過加工、碾磨、磨細、再摻紅色物質,經過高溫壓制,出來的東西看上去確實像雞血石。
楊鮮認為,對于同樣的一件東西,不同的專家給出不一樣的答案,很正常,這和每名專家的學術背景、文化底蘊、精力和眼力都有關系。專家看走眼,也偶爾發生。
如今,不少市民投身收藏。楊鮮建議,普通市民不要輕易下手,想練就火眼金睛就一定要多學習。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市民要多逛博物館、多讀書,少逛地攤、不要信拍賣會。
上午,央視鑒寶專家說它人造 下午,地大檢測中心稱它真品
18萬元“雞血石”陷真假迷局
記者 查鍇 張勇軍
短短一天,市民吳女士的心情像坐了一趟“過山車”。在上午的央視《尋寶》節目錄制現場,她收藏的一塊“雞血石”被專家認定為人造品,而下午在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她得到的檢驗結論卻是真品。
2月27日上午,央視《尋寶·走進東西湖》進入決賽,市民吳女士雙手托著一塊紅色石頭小心翼翼上場。吳女士說,這是丈夫三年前花18萬元購得的昌化雞血石。
央視請來的4名鑒寶專家把這塊9公斤重的“雞血石”仔細看了幾十秒鐘之后,專家王育成現場點評:昌化雞血石較少,尤其是兩面是“血”的更少,這塊“雞血石”為人工合成,可能生產地在臺灣。那一刻,吳女士傻眼了。
當天下午,將信將疑的吳女士抱著“雞血石”來到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經紅外光譜分析、多位鑒定師會商,該中心出具了檢驗結果:這是一塊雞血石真品。
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讓吳女士一頭霧水:兩方專家誰是慧眼?
據了解,雞血石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寶石,清代皇帝均選昌化雞血石作寶璽。如果吳女士這塊雞血石確為真品,則價值連城。
【事發】
18萬元買來寶貝
央視專家說是假的
2月27日上午,央視《尋寶·走進東西湖》進入決賽。現場來了300多名觀眾。
吳女士作為第4個持寶人走上鑒寶臺。她雙手托著一塊紅色石頭,小心翼翼走上臺。石頭下面,還配有一個木質底座。
這是塊雞血石。兩面中間呈紅色,周邊為白色玉狀物。強燈光下,紅石光澤靚麗。吳女士介紹著自己的寶貝,“老公愛收藏。前些年,他背著我花了18萬元買回這塊雞血石。”
這塊雞血石是真是假,吳女士一直半信半疑,“我一直覺得這塊雞血石的紅像刷的油漆。”現場觀眾哄堂大笑,但吳女士始終面帶微笑。
鑒定這塊雞血石的是雜項鑒定專家王育成。資料顯示:王育成,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文化研究室主任。
王育成仔細端詳過這塊“雞血石”后,其他3名專家也輪流撫摸著這塊石頭細看。
王育成開了句玩笑說,“你的直覺比你老公準。”他說,昌化雞血石較少,尤其兩面是“血”的極少,這塊“雞血石”為人工合成,可能生產地在臺灣,而且制作粗糙,這類雞血石在地攤上都有賣的。
吳女士的臉色頓時暗淡下來。觀眾席上發出一陣驚訝聲:“18萬元買了一塊假石頭,虧大了。”吳女士當時就傻眼了。
這塊“瘋狂的石頭”到底是真是假?昨日,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