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小心翼翼地包好爺爺的日記,飛也似地跑回拍賣公司。業務員看過日記后,遞上一份委托拍賣合同,讓朱恩在上面簽名。
朱恩看完委托書,手里的簽字筆哆嗦起來,在起拍價那一欄里,堆砌著一大串阿拉伯數字,光是0就有6個。朱恩迷迷糊糊地把爺爺那個舉世無雙的姓氏扔在了拍賣公司,再加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夢幻般地離開了拍賣公司。出門后,他和朋友跳起來相互擊掌,驚魂未定地告訴朋友:“你知道嗎?芝麻快開門了!如果這一只中國瓷瓶能賣掉,足夠我們每人開一家勞力士手表店!如果真是那樣,我要為中國人禱告,請上帝幫我報答他們!”
半年后,朱恩家的那只中國青花葫蘆瓶,以與天價元青花大罐相近的起拍價在倫敦“奇跡”拍賣公司開拍。這一緊跟佳士得(微博)之后趁熱打鐵推出的又一件中國元代景德鎮制作的重器,除開紋飾不是人物故事之外,無論從器型還是青花發色,以及釉面情況,都要比小哈恩家的那只青花大罐略勝一籌,可是最終的成交價卻差強人意,僅以前者1/3的價格——344.5萬英鎊(約合4902.6萬元人民幣)落槌,這也證實了香港文物經紀人翟建民先生的判斷:前一件元青花大罐的天價成交,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盡管如此,有人替朱恩算了一筆帳,這只葫蘆瓶在他們家平均每天增值百分之十以上。
拍賣結束后,喜從天降的小朱恩興高采烈地接受了到場媒體記者的采訪。他感謝至高無上的上帝讓他擁有一個偉大的爺爺,感謝偉大的爺爺讓他擁有一只無與倫比的中國寶葫蘆,感謝無與倫比的中國寶葫蘆讓他擁有了能夠與阿里巴巴相提并論的財富機緣。“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愛犬大耳朵,若不是它爪下留情,這只中國瓷瓶早就粉身碎骨了!”在眾人的掌聲和哄笑聲中,朱恩跑著離開了拍賣現場,到食品商場買了好幾包意大利肉腸,打算讓愛犬“大耳朵”美美的享受一頓大餐!
2005年發生在英國的兩場天價元青花拍賣,熱熱鬧鬧地收場了。有媒體后續報道:小哈恩用他那只元青花大罐拍下的英鎊在倫敦郊區買了一幢別墅,別墅的圍墻外面用花崗巖雕刻了一塊門楣,上面用中文寫著“鬼谷子莊園”五個藍色大字,旁邊還用藍顏料臨摹了“鬼谷子下山圖”,構思獨特,很讓當地人羨慕;那只元青花葫蘆瓶的原主人朱恩雖然沒小哈恩幸運,但是也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夙愿,真的和好朋友一起,在阿姆斯特丹中心地段開了一家勞力士手表專賣店,店名就叫“元青花”。不僅如此,他還給寵物狗“大耳朵”也改了個中文名字——“寶葫蘆”。
“元青花”的始作俑者
中國元青花瓷器為什么會突然一夜跑火?曾經有不少古玩行和經濟界人士都提過類似的問題,但似乎無人給出答案。記者以為,就象沒有人親眼看見花蕾是怎樣突然變成花朵一樣,有許多事情往往由于在進程中的量變緩慢而無法凸現其質變的瞬間。
對于國人來說,元青花一直是個陌生、別扭的外來名詞,直到今天,各種漢語詞典上仍舊找不到它的蹤影,這是因為它的命名者原本就是兩個外國人。
民國初年,有人拿了一對青花云龍紋象耳瓶到北京琉璃廠叫賣,一連到了好幾家陶瓷店,見多識廣的老板和伙計們一看:這對玩意兒非唐非宋、不明不清,盡管器身上寫有元朝的年號,那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便三下五除二,把賣貨的鄉下人轟出了琉璃廠。
即便在今天看來,這事兒有何等的荒唐,可在當時,卻也怨不得琉璃廠的老少爺兒們。長期以來,國人有著極強的正統觀念,素來將元朝的統治視為漢人的奇恥大辱,因此“恨物及物”,沒人把元代的古董放在眼里。再加上元朝世道短,從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算到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坐上大明朝金鑾寶殿,短短不足百年,更何況能真正稱得上“元青花”的瓷器,還得從朝廷在江西景德鎮成立“浮粱瓷局”后算起。時間短,自然存世量就少,存世量一少,也就沒多少人能認得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