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博物館展廳內高朋滿座,嘉賓云集,上海及浦東新區附近陶瓷界、書畫界的專家學者以及藏友齊聚一堂,隆重祝賀“鈞窯萬彩”鈞瓷非遺文化走進上海活動開幕。此次活動以“弘揚工匠精神,振興傳統工藝”為主題,由上海市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河南省禹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禹州市鈞瓷實驗區辦公室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博物館、禹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禹州市鈞瓷文化產業協會承辦。

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宣傳部文化事業處處長潘昕、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黨總支書記、所長常建江、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副所長張宏、浦東新區祝橋鎮黨委委員田永福、浦東新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南山畫院院長朱忠民、禹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宋書央、禹州市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館長張志偉、禹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志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苗長強、任星航等參加了此次開幕式。

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副所長張宏對2019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燒制技藝》項目優秀作品全國巡展活動在上海浦東新區舉辦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說,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河南省禹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禹州市非遺中心將此次全國巡展走進上海活動落地浦東新區南匯博物館,這對拓展加強上海浦東、河南禹州兩地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真誠希望通過這次巡展,讓更多的上海本地普通百姓也能夠近距離欣賞鈞瓷的魅力,充分感受中原文明的深厚底蘊。

禹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志軍致辭,介紹了禹州市鈞瓷發展現狀以及禹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鈞瓷燒制技藝》項目——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所做的工作。他說,禹州市對文化遺產的積極保護,帶動了鈞瓷產業的繁榮發展,并逐步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品牌和支柱產業。“鈞窯萬彩”鈞瓷非遺文化走進上海活動的開展,將對弘揚鈞瓷文化藝術,檢閱《鈞瓷燒制技藝》項目傳承人傳授技藝成果,增強傳承人履行傳承義務的責任感,提升全民對文化遺產的認識,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任星航代表《鈞瓷燒制技藝》傳承人,感謝主辦方為他們這些傳承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宣傳展示平臺。同時,作為《鈞瓷燒制技藝》傳承人今后要繼續以弘揚鈞瓷傳統技藝為己任,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在非遺中心的領導和支持下,擔負起應負的責任和義務,培養出高水平的鈞瓷燒制技藝人才,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鈞瓷藝術品,為鈞瓷燒制技藝項目貢獻自己的力量。



開幕式現場,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苗長強把自己歷時5個月,以上海市市花白玉蘭為創作靈感的鈞瓷作品《吉祥如意玉蘭尊》贈送給浦東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黨總支書記、所長常建江,并在浦東新區南匯博物館永久陳列。

隨著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宣傳部文化事業處處長潘昕宣布“鈞窯萬彩·鈞瓷非遺文化走進上海”開幕,此次活動正式開始。




據了解,此次“鈞窯萬彩”鈞瓷非遺文化走進上海活動時間為2019年11月9日至12日,為期四天。此次活動征集了苗長強、任星航、孔相卿、楊志四位《鈞瓷燒制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省級傳承人代表作品60余件,包含爐類、尊類、壺類、罐類、瓶類、盤類等鈞瓷國禮、各家藏品,造型古樸、工藝精湛、窯變豐富,是難得一見的鈞瓷珍品。此外,還輔以歷年考古發現所得宋、元時期鈞瓷標本和鈞瓷傳承發展講座,力求較為全面反映傳世和出土鈞窯瓷器的風貌,讓上海及周邊省市觀者再睹千年中原地區獨有的鈞瓷窯變藝術魅力!上海浦東新區電視臺、浦東新區日報社對此次活動專程進行了采訪。

展出的鈞瓷作品:

《圓滿尊》——苗長強

《荷口碗》——任星航

《佛尊》——楊志

《祥和尊》——孔相卿

《乾元瓶》——劉中玄

《將軍罐》——高丙建

《吉祥罐》——楊廷璽

《祥云瓶》——李勝強

《鳳鳴尊》——孔春生

《道玄缽》——劉建軍

《荷韻》——周松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