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途經景德鎮市老鴉灘的一家瓷板畫作坊時,發現作坊內許多群眾圍著一幅巨大的瓷板畫。據了解,他們圍觀的瓷板畫是剛剛燒制完成的一幅采用青花汾水技法創作的巨型瓷板畫,該瓷板畫成瓷面積為2平方米,采用此工藝創作的瓷板畫極為難得,首先是因為青花汾水技法工藝相當復雜,其次是巨型瓷板的燒制成型也十分困難。圍觀群眾紛紛對這幅瓷板畫贊不絕口、嘖噴稱奇。
通過多方打聽后得知,這幅瓷板畫的作者叫倪定前,他今年已有71歲高齡,1961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青花專業,是景德鎮陶瓷學院建校的第一屆畢業生,是江西省陶瓷工藝大師、江西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金龍堂陶瓷藝術研究所高級顧問和高級畫師,從事陶瓷工作40多年。其“青花汾水”工藝和當代陶瓷工藝大師黃賣九、孫同鑫合稱“青花汾水三大王”。
倪定前老先生介紹說,青花汾水工藝是將青花汾水料按要求調成三至五種濃淡不同的料水,并分碗裝好備用,用拇指與食指、中指刺筆肚以控制水料的多少,并迅速在花葉上來回移動,形成水浪效果。從圖中可清晰地看出畫工刺筆的手法和筆鋒帶動水頭運動的軌跡,在汾水之前,需用青花勾線,用汾水筆將料水分成濃淡漸變的層次并空出葉形,用指甲修理部分不滿意的地方,在汾水時,不僅需用筆頭帶動料水分出濃淡色彩,左手也要移動坯體使之更加順應描繪的手法,在部分過淡的部位再次分染加色。
倪定前對記者說:“你剛才看到的那幅瓷板畫加上工作案板一起有近200斤重,在創作過程中要移動瓷板達到青花汾水工藝的效果相當的困難,這件作品很難得,如今青花汾水工藝在如此大的瓷板坯體上創作取得了成功,也算是一種傳統青花汾水技法技術上的突破吧。”